信用數據納入范圍引爭議
交通違法、欠電費或影響貸款律師:需要細化標準
就此,記者咨詢了北京市中銀律師事務所福州分所律師許水清。他認為,交通違法屬于法律范疇,而個人信用的判斷屬于道德范疇,將二者掛鉤的做法并不妥當。
許水清認為,將其行為與個人信用掛鉤導致個人無法借貸或參保,這樣的處罰過重,“任何一個人都可能出現交通違規行為,但不代表他是蓄意違法。而且個人信用的評判涉及銀行、保險等多個行業,操作起來并不實際。”
“幾次闖紅燈、幾次警告或罰款才會納入信用體系并沒有明確說明,這樣不夠明確的新規在施行過程中難免會造成誤傷”,許水清也建議,相關部門應該就如何懲罰設立更加細化的標準,“比如闖紅燈得分情況,如果有人真有生命攸關的急事要闖紅燈,到底是法理重要,還是急事重要,要有標準才便于執行”。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5-01-16龍海評定一批“信用村” 推動農村誠信體系建設
- 2015-01-15龍海評定一批“信用村” 推動農村誠信體系建設
- 2014-09-30福建可查個人信用記錄了 包括近5年貸款有無逾期
- 2014-09-30評價信用曝光違法 廈門將設企業稅務“紅黑榜”
- 2014-09-12打造誠信"身份證" 讓"信用"成為社會"通行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