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外音】
“1954年深秋的一天,我陪谷書記下鄉。經過白埕雨亭,遇到一群穿著破衣爛衫的群眾。他們拖家帶小,身背破籮筐,手上拿著破碗。谷書記上前詢問,因為不懂本地話,谷書記就讓我當翻譯。”時任谷文昌警衛員的陳掌國回憶說。
“群眾一開始回答說是趕集。谷書記察覺不對,一再誠懇追問,群眾終于說是山口村的,要去當乞丐?!标愓茋f,當時谷文昌牙關緊咬,斬釘截鐵地說,不救民于苦難,要共產黨人來干啥!因為心里裝著群眾,才有堅定的信心、必勝的決心,才能頂住屢戰屢敗的壓力,更好地深入群眾、與群眾同甘共苦、向群眾學習,不斷總結戰勝風沙的科學經驗。
“當時,聽說一位老農有在沙地帶土種植瓜苗的成功經驗,谷書記就帶我們上門請教,他虛心的樣子像個小學生?!绷帜刍菡f。
曾跟隨谷文昌多年的通信員朱才茂,至今難忘一段令其動容的記憶。1980年后,谷文昌身體每況愈下,朱才茂前往病榻探望?!爱敃r,我流眼淚,谷書記一邊安慰我,一邊交代夫人史英萍‘才茂愛喝茶,你回家去拿’?!迸R終前不久,谷文昌還一再叮囑他:“我剛剛得知木麻黃壽命只有七八十年。你回東山后一定要讓林業部門想辦法,抓好更新換代,否則將來東山要再受風沙之苦了。”
“人民的需要就是我們的工作。我們要敢闖新路,勇往直前”
如火如荼的工地上,一個精瘦的中年男子皮膚黝黑,與工人合力抬起巨石,巨石將他的背壓成弓狀。谷文昌擔任寧化隆陂水庫總指揮時與群眾共同勞動的場景,被定格為一張黑白照片,一次又一次地震撼著谷文昌紀念館的參觀者。
在東山,在谷文昌曾戰斗過的地方,這樣的畫面數不勝數,鐫刻在每一個親歷者的記憶之中。
“人民的需要就是我們的工作。我們要敢闖新路,勇往直前!”斗沙方勝,谷文昌進一步著眼未來,致力發展。他常對身邊的人說:“世上沒有永遠不變的事物,必須不斷前進,不斷發展,黨要求什么,群眾需要什么,我們就去做什么!”
風沙之戰后,谷文昌面臨的是來自大海的狂風巨浪。
東山島地處福建東南沿海,水深浪高,船翻人亡的慘劇不時上演。上世紀50年代以前,大海肆無忌憚長驅直入,致使海島面積逐年減少。每年如期而至的臺風,更是東山人的噩夢。1960年6月9日,東山島遭遇百年不遇的強臺風,處于臺風中心位置的銅陵鎮南門澳更是首當其沖。
“徹底抵擋風浪才是長久之計。”冒著大雨,谷文昌來到南門澳受災最嚴重的地段。當他看到水淹村莊,殘垣斷壁,老百姓無家可歸時,不由眉頭深皺,當即立下“軍令狀”,一定要修筑海堤,堵住浪口。
很快,東山縣南門海堤建設指揮部成立。修筑海堤,并非易事,資金、技術、施工難度等一系列難題擺在了谷文昌面前。但這些并未嚇倒他,面對狂風巨浪,他說:“辦法總是人想出來的,在無條件情況下創造條件上,這才是我們共產黨人應有的作為,我們不僅要造林綠化擋住風沙,更要有‘泰山石敢當’的勇氣擋住狂風巨浪?!?/p>
為了籌措資金,他大抓勤儉節約,要求工程負責人當好管家,把錢使在刀刃上。建設工地上,見不到隨便丟棄的一段繩子,一個鐵棒,甚至一個鐵釘,一條黃麻,一切資源都物盡其用。
同時,谷文昌對工程質量一點也不放松。指揮部誠心聘請專家全程跟蹤監督工程質量,嚴把質量關。
1964年,南門海堤終于竣工。建成50年來,南門海堤經歷無數次臺風的襲擊,尤其是1969年海嘯的沖擊,仍巋然不動,成為東山人民半個多世紀來的“守護神”。
解決了風浪之苦,東山人又展開艱難的“奪水斗爭”。
東山島既無湖泊,更無河流,當地有“十年九旱”“月月抗旱”之說。幾天不下雨,井水干涸,人們甚至要把孩子吊到井底下掏一點救命水。在有的地方,一擔水甚至可作為嫁妝。
谷文昌帶領東山人民興修水利,發掘水源。西埔一帶的村莊缺乏石頭,無法鑿井,谷文昌帶領干部翻山越嶺找石頭,終于在杏陳鎮徑口村有所收獲。他們雇來10輛牛車,將石頭拉回西埔。在谷文昌任上,一共興修了22座水庫、105個永久性水利工程、800多個臨時性水利工程,大大緩解了用水難題。
解決了生存之虞,致富創收被提上了議程。經過考察,谷文昌發現,東山灘涂資源豐富,且當地老百姓很早就掌握了制鹽技術。圍海造鹽田,發展鹽業,成為脫貧的第一選擇。在谷文昌的推動下,10年內,東山鹽場數量增加了一倍多,產量增加了20倍,財政收入也增加了8倍多。在上世紀60年代初,東山的農、漁、鹽都得到迅速發展,落后面貌得到根本改變。
此外,谷文昌還重視發展文化事業。1958年,他支持建立了潮劇團,強調劇團要經常下鄉演出,保證農民一個月至少能看一場戲。劇團缺武術師,他就從河南老家請來武術師,為劇團培養武生??h廣播站要建立農村廣播網,讓村村通廣播,請求經費支持。谷文昌當即答應,財政收入不寬裕,他立即給鹽場掛電話,不出一個小時,就把經費敲定了,東山也因此成為全省第一個建立農村廣播網的縣。谷文昌還請來教員,在全縣開展掃盲教育。只上過一年私塾的他,還帶頭上起掃盲文化課。為了給教員發講課費,他請學員和干部們把零錢集中起來,支持教育大業……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1-19三明市四舉措貫徹落實全國文明辦主任會議精神
- 2015-01-19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精神動力
- 2015-01-19對話先進模范:平凡榜樣 精神脊梁
- 2015-01-14讓志愿服務精神“飛入尋常百姓家”
- 2015-01-12傳遞八閩正能量 以核心價值凝聚強大精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