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月15日訊(通訊員 李曉妹)“媽媽,你放心,在這里郭媽媽對我照顧得很好……”1月15日, 6歲的留守兒童李哲華給遠在廣東務工的媽媽打電話。這是發生在西園鎮前洋坪村計生協會小組長劉小珍家里的溫馨一幕。
孩子口中的‘劉媽媽’叫劉小珍,今年41歲,是村里的婦女主任,也是組里的計生協會小組長。多年來,她積極宣傳計生政策,堅持開展會員活動,熱心為育齡群眾服務,關心關愛村里的留守兒童,因此贏得了另一個特殊稱謂——留守兒童的“編外媽媽”。
前洋坪村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很多人為了生計仍下年幼的孩子到廈門、福州、廣東打工,使這些正在接受教育的孩子成了“留守兒童”。因為劉小珍曾經也仍下不到1周歲的女兒到離家50多公里外的一所農村小學任代課,自己也是留守兒童的母親,因此,她特別理解留守兒童父母在外打工的無奈和留守兒童的心。她一有空就會到這家看看,到那家走走,替這個孩子洗洗衣服,幫那個孩子輔導補習作業。
留守兒童鄭小磊,母親在他3歲的時候就離家出走,父親常年外出打工。由于缺少良好的父母教育,這個小孩性格暴躁、調皮搗蛋,喜歡打架,經常有學生家長找上門,年邁的爺爺急的不知如何是好。劉小珍知道這個情況后,主動將小孩接到自己家里,給他講一些富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啟發他的思考能力,培養他的良好習慣,重拾母愛的小陳漸漸的改變了性格,人變的開朗了,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還當了班干部。孩子的爺爺看著孫子的巨大進步,感激地對小珍說:“這孩子如果沒有你的幫忙,肯定早就廢了,你真的比他的親媽還要親。”
小珍所在的小組里有一位8歲的女孩叫劉麗萍,由于父母常年在廣東打工,一直跟隨65歲的奶奶生活。2014年一天,麗萍不小心從樓梯摔下來,造成小腿骨折。小珍得知情況后,幫忙送往醫院并墊付了醫藥費。當聽醫生說,孩子至少要求1個月以后才能獨自走路的情況后,孩子父母和奶奶三人急的不知如何是好,小珍說,你們放心在外工作,孩子有我呢!
在接下來的很長時間里,小珍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小麗萍,讓小麗萍非常感動。“小珍阿姨不但每天給我煮飯、洗衣服,為我聽寫、解答問題,給我買零食和課外輔導書,還每天背上去不校,又從學校背我回來,小珍阿姨雖然不是我的媽媽,但勝似親媽媽!”麗萍發自內心里告訴筆者。
在前洋坪村,像鄭小磊、劉麗萍一樣得到劉小珍關心和幫助過的留守兒童還有20多個。15年來,劉小珍就是這樣用愛心和熱心撫慰著村里每一個留守兒童孤獨的心靈,讓他們感到家庭般的溫暖。據悉,在前洋坪村,像鄭小磊、劉麗萍一樣得到劉小珍關心和幫助過的留守兒童還有20多個。
如今,劉小珍的愛人李永彬已調入漳平一中任教,她本可以像其他教職工家屬一樣,和老公孩子一起住在市區,享受城里人的生活,可是她為了做好計生工作,為了村里的留守兒童,她選擇留在村里,把愛心獻給留守兒童。每當有人問小珍這樣做值嗎?小珍總是笑著說:“我是一個女同志,一名協會女組長,為父母不在身邊的孩子送去一點關愛,這是我應該做的,也是我愿意做的!(漳平市委文明辦供稿)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1-12順昌青年檢察官志愿者看望慰問貧困留守兒童
- 2015-01-04光澤縣郵政局:愛心媽媽為留守兒童送溫暖
- 2014-12-31順昌檢察院青年檢察官志愿者助留守兒童圓夢“微心愿”
- 2014-11-27調查稱中國每4個留守兒童中就有1個存心理孤獨問題
- 2014-11-27重慶男子5年給195個留守兒童代理家長 目標千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