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中央文明辦在吉林省吉林市舉辦中國好人榜十二月份入選名單發布儀式暨全國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恪守誠信辛苦10年替夫償還百萬欠債的青島市農婦姜恩蘭......兩度辭職照顧重病父母的株洲市“80后”彭程等106位身邊好人光榮上榜。伴隨著新年鐘聲,中國好人帶來的感動,又一次激發出人們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熱情和力量。(12月30日中國文明網)
今天跨年,多少陳年舊事一股腦兒全涌上心頭,于是在這樣的特別的一天,總有太多舊事需要重提,好的壞的,幸福的,辛酸的,都一起來襲,此般情境,稱其為年度“盛宴”并不為過。
“盛宴”里,總有一道大餐你繞不過,不管悲壯慷慨,還是溫情款款,都讓人感動到透徹心扉,不能自已,這道菜就是“中國好人”。它是“跨年盛宴”里營養最為豐富的一道大菜,精湛的手藝都是“好人”的修行,不斷在“中國夢”這張藍圖上書寫滿“善良”。
“善”是微量元素,但人生必不可少。說其是微量元素并不是意味著其少,而是因為其珍貴。不論多少窮兇極惡,不論多少天災人禍,這個國家總能跨過溝溝坎坎,究其原因是因為我們的社會里充盈著大量的“善”元素。有人落水,便有人挺身而出;有有窮困,便有人慷慨解囊;有人遭劫,便有人拔刀相助......一個個鮮活的面孔,一串串動人的故事,一顆顆善良的愛心,譜就了一首扣人心弦的大愛至善的樂曲。而這些微量元素的載體就是“中國好人”,不知道拒絕求助,于是在不經意間就傳遞了“善良風俗”。
一張榜單看哭了多少人,不是榜單本身感人,而是榜上的名單,一經映入眼簾,早已潸然淚下,正是“中國好人”的力量。它不能攻城拔寨,但可融化人心,如春風化雨,直抵心田。恪守誠信如農婦姜恩蘭,以命相博慷慨救人如陳業遠、莫宏珍,不顧安危護送病人去醫院如賈海波,辭職孝子如彭程......在燦若星河的中國名人錄上,這些人微不足道,他們沒有富甲一方的財富,也沒有翻云覆雨的權勢,更沒有刀槍不入的身軀,但他們有鋼鐵般的意志,有不服命運安排的韌勁,有不畏邪惡威逼的膽識,有不懼死生降臨的風度,就這樣一“沖動”就換來了“淚眼蒙蒙”。
一年來,有太多感動中國的人和事,但說到底,這些感動都或多或少與“中國好人”有所牽連。一年的蒸煮,一年的醞釀,一年的風雨,一年的感動,都指向一個目標:為善良搖旗吶喊。
2014年的最后一天,抱怨、不滿、仇恨請都知趣遠離,“中國好人”應該是當仁不讓的“跨年”主角,它是姍姍來遲的的總結,它是繼往開來的期許,它是道德和良善的發動者和承接者,它是書寫“美麗中國”的偉大的畫師。(徐云方)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