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日報訊(記者祁正華/文俞松池遠鄭帥/攝)福州背街小巷多,善化坊、三牧坊、麗文坊、能補天巷、觀巷、紅墻巷……一條街巷往往就是一個故事,一條街巷也是一段歷史。
如何彰顯福州這座千年文化名城特色,讓人們記得住鄉愁?去年以來,福州重點開展了街巷整治工作,讓沉睡在高樓大廈中的歷史街巷“蘇醒”過來。一批批背街小巷靚麗轉身,成為一道道別樣的風景線。
路街整治工作,只是近年來福州不斷推進宜居環境建設的一個縮影。通過持續改善城市環境、提升宜居品質,福州城市升級正在向城市升值轉變!
“要說2014年最高興的事,莫過于自家的樓房‘變新'了!”7歲的小思涵,對老師布置的這道作文題,有著自己的看法。
小思涵家住鼓樓區竹林境社區,用她的話來說,就是“舊樓房穿上了新衣裳,比以前漂亮多了,小區也整齊了,而且和同學家的樓房不一樣。”
怎么個不一樣?走進竹林境社區,放眼望去,或是幾處竹林,或是仿古高墻,是一派古色古香。“比同學家更有文化氣息。”小思涵總結說。
家住鼓樓三牧坊的老張,在春節前也將看到自家小區的“變新”。“已經施工了一段時間,聽說春節前就能完工,我們也要過個漂亮春節了。”老張說,看到那些已經改造好的小區,恍然間小時候曲徑通幽的街巷街景又浮現眼前。
在福州,像竹林境、三牧坊這樣的背街小巷還有很多。它們的靚麗變身,得益于福州2014年重點推進的路街整治工作。通過開展街巷景觀整治,努力改善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城市微空間,重點整治提升小街巷、無物業小區,打造完整社區。
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2月底,全市已完成115條沿街道路的街景整治,并完成126條街巷改造。據悉,福州將繼續開展46條主次干道沿線約1000棟樓體的景觀改造提升、建筑凈化亮化、規范店牌店招、人行道修整等各項工作。目前,在建的路街景觀整治項目共28項,涉及樓體共202棟,計劃全部在2015年1月底之前落架完工。
整治過程中,提升改造的不僅僅是景觀。在推進沿街路面景觀整治、背街小巷整治工作的同時,福州還結合區域文化特色,深入挖掘文化內涵,把閩都文化特色元素融入城市建筑,努力打造特色街巷。
如鼓樓區深入挖掘小街巷歷史文化內涵,按照“一巷一方案、一巷一特色”的原則,凸顯每條街巷人文、景觀元素。倉山區針對小街巷西洋建筑多、圍墻多的特點,在設計上凸顯仿古圍墻、巷口及西洋建筑的改造,以此為特色,結合庭院綠化風格開展景觀改造。臺江區去年重點對銀湘巷、紅旗弄、交通支路等十幾條小街巷進行改造,今后還將結合各街巷特色,對上下杭、蒼霞、太平汀洲地塊進行統一規劃改造。晉安區去年共整治小街巷如磐石路、鐵路東站小區門前道路等十多條,并計劃對象園南湖片區等多條小街巷進行整治……
“那我們家的樓房和街道什么時候會變新呢?”看到小思涵的作文,同學張妍心中有疑惑。
據了解,小張妍的這道作業題,將在今年進行破解。據介紹,福州將繼續按照省里統一部署,持續推進福州市宜居環境建設,進一步改善城鄉環境面貌。如重點加快奧體場館及周邊市政設施建設,繼續推進奧體“一場三館”、運動員村等項目建設,加快完善奧體周邊配套市政設施;通過開展“三邊三節點”、“打造完整社區”、“街巷景觀整治”等宜居環境建設,改造提升進城主干道、嘉賓通道等沿線景觀,迎接全國首屆青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