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6日開始,福建日報經濟文教部聯合中石油福建銷售公司和騰訊大閩網發起的“愛心衣+1”大型公益活動籌集的3000套愛心冬衣溫暖包,陸續在閩北山區9個縣、86所偏遠山區小學發放
東南網1月13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張穎/文徐國勇/圖)昨日的政和縣鎮前鎮下園村,飄起了冬日來的第一場雪。田純森,省政府辦公廳派駐下園村的第一書記,特意拍了圖片發在“愛心衣+1”微信群中,并代下園村67個領到冬衣溫暖包的孩子說謝謝。
上周二,“愛心衣+1”大型公益活動,在下園小學舉行了一個簡樸而溫暖的儀式,啟動了3000套愛心冬衣溫暖包在閩北的發放工作。看著孩子們試新衣時那張張開心的笑臉,在場的不少人都在微信上發圖并感言:“孩子的笑臉,溫暖了冬日。”
從去年12月18日到今年1月6日,“愛心衣+1”刷的是速度,拼的是奇跡。盡管在活動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難,但關鍵時刻,總有熱心人士、公益組織、愛心廠家雪中送炭。一份份正能量,推動了顆顆愛心最終匯聚為溫暖的洪流,溫暖的不僅是閩西北山區的3000個孩子,更溫暖了我們對于愛和信任的初心。
1000到3000愛心源源不斷
這場善舉從央企出發,隨著具有公信力的媒體介入,越來越多的社會力量加入,一路激蕩發酵,引起了愛的共鳴。
捐贈冬衣的緣起是中石油福建銷售公司。去年12月17日,中石油福建銷售公司領導到政和基層加油站調研。公司黨委書記王明富發現加油站周邊的村落,很多孩子的小手通紅甚至烏黑,“那是凍瘡的傷痕,我來自東北,對冬天刺骨的寒冷深有體會”。了解到很多留守兒童缺乏細心照顧,有的甚至只有一件冬衣勉強對付。公司總經理王廣生表示:“關心關愛弱勢群體,體現的就是央企的社會責任。”于是第二天,公司立馬決定向閩北山區孩子捐贈1000套冬衣。
上月19日,接到任務的公司黨委辦公室陳上元主任在個人微博微信上發布了公益求助信息,尋找冬帽手套圍巾、羽絨服生產商,能以最快速度生產冬帽、手套、圍巾。
這條求助信息在經福建日報官方微博轉載后,迅速在新浪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中傳遞擴散開來。“福建日報作為權威媒體,它的公信力足以打消很多人的顧慮和懷疑”,陳上元幾乎是連口水都來不及喝,一整天不停地接電話以及回復熱心人士的微信、微博留言私信。
福建日報官方微博轉載15分鐘后,天津雷女士打來第一通電話,要捐贈庫存的兩三百條褲子,還愿意幫助尋找貨源。長樂永豐羽絨廠的李孝文夫婦來電,愿意低價提供350件出口羽絨服,“他們說既然黨報登了,那么絕對不是騙人,不要押金、不要運費、不要開票稅費,立馬給你們發貨”。
看到愛心人士和企業的積極回應,當天下午中石油公司決定將捐助對象擴大到2000名,在每人一件羽絨、一頂棉帽、一條圍巾、一副手套的基礎上,再訂作一個高質量的布袋,用于包裝衣物,還可作為學生們夏天的書包。
上月20日,福建日報的第一篇新聞報道《2000套冬衣有著落啦!》見報,正式向社會發出冬衣行動倡議,更多的愛心廠家前來聯系,這其中既有長樂、福州、泉州等地的廠家,甚至還有天津、杭州的愛心人士表示愿意提供貨源。12月24日,深入政和鎮前鎮下園村入戶尋訪后,福建日報推出了第二篇追蹤報道《讓孩子們冬天不再挨凍》,引起了更大的反響。12月29日,騰訊大閩網繼續推出報道,在短短8個小時內網友募捐就超過4萬元。
由于事先的衣物貨源出現了問題,“愛心衣+1”曾經面臨著受助范圍縮員的困境。公益組織感恩福建的負責人徐國勇表示:“社會不缺愛心,我們愿意發動朋友圈募捐。”福州小魚兒游泳俱樂部的負責人李女士,發動朋友認捐,金額超過了2萬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最終完成了3000件羽絨服的募款。
福州閩都服飾的傅先生也聯系“愛心衣+1”,提出要免費捐贈500條外貿圍脖。當時已經是1月3日,得知下午就要運往各地,他二話沒說立馬親自開車送貨。
“不少供貨方的主動讓利,愛心溫暖包的成本從預算的300元降至130元左右,才能讓受助范圍擴大,惠及更多的孩子。”“愛心衣+1”團隊感謝大家的愛心義舉,“大家都有愛,只是缺了可信任的通道。”
精準公益用專業和細節加分
不同于以往的捐贈衣物,這次“愛心衣+1”活動提出了精準公益的目標:一件衣服暖三冬,讓孩子穿得不僅合身,而且滿意。
為了把控羽絨服的質量,陳上元不停奔波各個貨倉廠房,現場看實物后再訂貨。“愛心衣+1”活動在14天內完成了捐贈資金的籌集,物資的采購、分裝、運輸,這不僅僅是媒體推動的結果,還有賴于熱心人士和愛心廠家的支持,以及眾多公益組織的傾情相助。
“愛心衣+1”微信群是福州公益圈專門為行動開設的,多家本土公益組織幫忙出謀劃策,寬敞的倉庫就是紅蘋果公益免費提供的……“愛心衣+1”微信群每天通報活動進展,求助的信息都能得到公益組織的迅速轉發傳播。
除了物資緊急采購的困擾,一道非常現實的難題擺在了面前,3000名學生的信息從哪里來?如何在寒假前能夠將衣物送到有需要的孩子手中?長期關注和參與閩北山區貧困兒童幫扶的感恩福建站了出來,愿意提供庫存1500名幫扶對象名單,熱心網友們也紛紛施以援手。在福建日報發出受助孩子信息收集求助后,閩北山區的省、市、縣各級下派干部也站了出來。
正是他們,“愛心衣+1”才能詳細得知每一個受助孩子的性別、身高和體重,在物資采購中做到心中有數。元旦假期3天,53名志愿者加班加點,在每一個袋子上注明性別、身高,分類擺放,并根據9個縣、86所學校的學生組成,分別裝袋,最后,再通過基層加油站和公益組織的駐點志愿者們共同完成發放工作。
從最初的政和,擴展到邵武、建甌、浦城,最終覆蓋閩西北山區9個縣,公眾用信任和愛心在為“愛心衣+1”加油,“愛心衣+1”則用專業和細致,來完成這場接地氣的公益。
編后:本周“愛心衣+1”溫暖包將發放完畢,但是溫暖的傳遞并未結束。直到目前,還有廈門、浙江、福州的愛心人士和廠商聯系“愛心衣+1”要求捐贈衣物,得知捐贈活動已結束,他們都要求留下聯系方式,表示明年一定不缺席。
“愛心衣+1”公益活動,彰顯了央企和權威媒體的號召力,它所匯聚的愛心,溫暖的不只是閩北山區的孩子。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1-12晉江靈源街道開展“新春特賣會”愛心助學公益行動
- 2015-01-12龍海開展“2015暖冬行動” 民眾獻愛心
- 2015-01-12東山縣開展 “漁村奉獻愛心,暖冬行動”捐贈舊衣物活動
- 2015-01-12漳浦紅十字會開展第八個“福建省愛心公益日”活動
- 2015-01-12豐澤:開展第八個“福建愛心公益日”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