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月5日訊(通訊員 王冰冰)投入6部車輛,開通高新區線路和擁軍旅游專線;投入830萬元配置消防車輛裝備;投入1300萬元為97所學校添置維護儀器設備和安裝校園技防系統……2014年,石獅市共投入1.4億元,完成10件25項為民辦實事項目,為老百姓的生活帶來諸多可喜變化。
實事辦好,改善醫食住行
“醫、食、住、行、衛”與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石獅市委市政府在實施辦實事項目中,下氣力解決這幾方面問題:
投入565萬元用于農村公路安保工程,對共富路、石錦路、沿海大通道、石獅大道及部分鎮道路安保設施約90公里進行完善、補充,改造農村公路破損積水路面,設置公路標志、標線等;對寶蓋山擁軍路、蚶江大道、石永二路、共富路部分路段等路段約1200個雨污水檢查井增設防墜網。
改變垃圾收集運輸方式粗放狀況,投入近200萬元,補貼社區采購專業的密閉式、機械化作業的垃圾收集吊桶車或鉤臂車,提高垃圾收集率和運輸效率。目前,已有曾坑、金林、湖邊、花園城等近20個社區(村)已分別采購了1至2部吊桶車并投入使用。
實施基層醫療機構改造提升工程,創建“三星級”及以上標準預防接種門診9家;加強村衛生所建設,解決25家業務用房。投入150萬元用于副食品基地建設(第三期),保證市場供應,確保石獅市“菜籃子”品種豐富、安全;開展農貿市場、豆制品、水產品、乳制品等一系列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并定期開展監督抽檢和市場監控,查處食品案件70多起,罰款20多萬元。
實事辦實,讓百姓得實惠
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就是改善民生,讓百姓得實惠。為此,市委市政府加大對民生保障方面的投入。其中,市級基礎養老金補貼共計4300多萬元,確保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的養老金按月足額發放;全市約19.3萬人參保、續保,其中3.3萬人按月領取養老金。
投入900多萬元繼續實施石獅市“生育關懷行動”,幫助30戶農村“二女”結扎戶中的“無房戶”、“危房戶”解決住房問題;對6000人次自愿不再生育戶、計劃生育貧困戶和農村二女戶子女就讀小學、中學、中專、大學的進行補助,確保她們有書讀,能夠成才。同時,安排專項資金360萬元,對遭受重大病災、事故的計生困難家庭和基層計生干部困難戶實施救助,為其排憂解難。
同時,石獅市還投入200萬元,為低保戶和重點優撫對象小額貸款提供三年貼息補助,幫助他們創業脫貧;投入100萬元,扶助特困戶翻建住房;繼續為特困老人提供政府購買服務,讓近300名60周歲(含)以上低保失能老人享受到政府的購買服務。
實事辦足,凸顯社會效益
“少年宮啟用后,設置了舞蹈室、聲樂室、美術室、書法室、圖書閱覽室、手工制作室等活動場地,成了學生節假日的好去處。”日前,實驗中學附小許校長高興地說。去年,市委、市政府投入160萬元,依托實驗中學附小、古洋小學、大堡小學、東明小學、蓮埭小學、洪窟小學、林邊小學、蚶江第二中心小學等8所農村(城市)小學現有的場地、教室和設施,新建8所鄉村(城市)少年宮;同時,投入35萬元,用于2013年建成的7所少年宮的器材補購、運轉經費等。如今,這批少年宮已成為孩子們育德、益智、增技、健體的活動陣地。
此外,石獅市還投入600多萬元,用于村(社區)級治安巡防隊伍建設,選聘了560名巡防隊員,并分批培訓上崗,增強一線的治安巡防力量,進一步改善石獅市城鄉治安環境,提升人民群眾的見警率和對社會治安的滿意率。(石獅市委文明辦供稿)
?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 2015-01-04石獅鄭厝村免費食堂一周年 弘揚關愛老人精神
- 2015-01-04石獅市舉辦第八個“福建公益日”志愿服務活動
- 2015-01-04石獅市125萬元助力城鄉社區公共服務站建設
- 2014-12-29石獅依托五大平臺 創建獨具特色的縣級文明城市
- 2014-12-29石獅市玉湖社區首屆讀書節開幕 營造書香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