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元旦來臨之際,人們紛紛通過QQ、微信、微博等個人社交平臺抒發愉快、期待之情。新舊交替之際,每個人心中都有很多話要說。過去一年有收獲也有艱辛,甚至有大挫折;新的一年有喜悅有反思,有祝福也有期待。新的一年總是那么容易令人激動。
當我看到“祝你健康快樂”“新的一年開開心心”之類的祝福語,或者在個人社交平臺上看到有網友曬出新一年的讀書科目、旅行路線、盡孝打算等計劃時,心中感激、敬佩。但我又想:如果新的一年大家都以積極心態去生活,那我們的生活該有多美好?
個人的幸福美好生活,離不開社會大背景。個人之于社會,好比魚之于水,水枯魚亡是根本道理。歷數古今中外社會發展歷程,個人生活是否美好,根本因素在于社會發展得是否美好。在野蠻的奴隸社會,老百姓豬狗不如,何來幸福;即便在與當代時間距離并不算遠的晚清時期,也因吏治腐敗、國家積弱而讓老百姓生活得無尊嚴、無保障。而強盛的漢唐時期,社會經濟、軍事、文化、文學、藝術等方面得到有效發展,老百姓生活質量是明顯提高的;當代中國國力不斷發展,民族團結,各個領域均得到有效發展,寫在今天中國人臉上的活力和自信,不僅是任何時期中國人不能比擬,也是當今世界上很多國家老百姓難以望其項背的。因此,在2015年即將來臨之際,每一個中國人都應為國家、民族送上最誠摯的祝福:祝愿國家強大、社會各項事業蒸蒸日上!
然而,國家強大、社會發展不是空中樓閣,而是依靠13億多中國老百姓積極且統一的追求作為支柱。而“積極且統一”的精神內核,就是文明。
“不學禮,無以立”,早在2500多年前,中國著名思想家孔子就大力傳播“禮”的價值。到了今天,“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等理念在人們心中分量非常大。愛國愛民、勤儉節約、無私奉獻等“好人”故事被人們津津樂道,文明成為人格價值重要組成部分。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三個倡導”為方向的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喊出了當代中國人的“文明主張”,在社會上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除陋習、樹新風活動,社會風氣為之一變,追求真善美蔚然成風。
“行動,只有行動,才能決定價值”,抒發文明主張,行動是重要且不可缺少的方式。通過中國文明網等傳播渠道,我們看到了眾多令人感懷的故事,17年為農民工追回數億元欠薪的“好大姐”陳美杏,對自己小氣、對他人大方幫人幫到底的“好老板”朱土生,三代人接力贍養年邁保姆28年的“好女兒”萬春春……值得一提的是,我們身邊還有大量行善積德而遠離社會聚光燈的“好人”。
2015年,“文明”是我們需要進一步明確的生活主張。參加社會志愿活動,為邊遠地區人們捐一本書、一件衣服,文明駕駛,不亂丟垃圾,這些生活中的“小事”,卻關乎文明大局。文明無小事,2015年讓我們以切實行動,更好地闡述新時代生活主張。(特約評論員 凌保康)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1-04游客不文明“弄傷”清風園 5盞LED燈被破壞
- 2014-12-31鼓樓區開展餐飲企業簽名倡議“文明餐桌”活動
- 2014-12-31閩清縣開展“我節約、我光榮”餐飲企業簽名倡議 “文明餐桌”活動
- 2014-12-31連江縣開展餐飲企業“文明餐桌”簽名倡議活動
- 2014-12-31龍巖市公安機關開展文明交通進校園安全宣傳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