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日,幾位少年孝子心酸而又感人的故事呈現在了公眾的面前。這幾個故事中的主人公都是因為小小年紀而承受了生活的苦難,現實的不幸并沒有壓垮他們,反而磨練了他們的心智,讓他們用自己那稚嫩的雙肩撐起了整個家。這其中,有為了照顧植物人媽媽而幾乎滿頭白發的鄭州師范學院的大一學生底敏慧,有為了讓母親看病而寫了幾十張借條的長沙“借條男孩”小標,還有七年來“背著爸爸上學”的周口女孩謝宇慧。
少年孝子的故事一定還有很多,只是他們中很多人或許故事不如以上三位那般深刻動人,或許盡管情節曲折離奇卻沒能被媒體所報道而不為人熟知。不可否認,我們周圍一定還有很多像“白發孝女”、“借條男孩”等這樣堅強的孩子和他們那不幸的家庭。
很多人說這些孩子少年老成,他們的故事也讓人心酸和感動。但是,感動之余,筆者卻多了一些疑問和想法。疑問一,短短一個星期之內,媒體接連報道了三個由堅強少年撐起整個家的孩子,如此密集的、井噴式的報道究竟是一個巧合,還是媒體間也流行“湊熱鬧”。為何平日里不對此類事件更加重視而在此刻才集中報道,難道媒體也是用心良苦,想通過加深印象的方式讓社會對此更加關注?疑問二,很多人看到報到時究竟是抱著看故事的心態,慶幸自己沒有承受別人的不幸,頂多到最后一聲嘆息,賠上幾滴眼淚,還是把新聞報道當做教育自己孩子的素材,又或是真正覺得自己應該為這些苦難的而又堅強的孩子做點什么?疑問三,這些報道了的少年孝子都有機會上學,可以通過知識來改變命運,但是那些為了父母,為了整個家庭,放棄自己的學業,想方設法掙錢養家的孩子們難道就不值得報道,不值得引起社會的關注和關愛嗎?
少年孝子們戳中了社會的淚點,很多人為他們的故事感動,但是,感動之余,我們也應該心懷有愧,應該深刻反思。在我們慶幸國家的經濟飛速發展的時候,在我們追求奢華、隨意浪費的時候,在我們面對些許困難就一蹶不振,甚至想要放棄自己的時候,我們是否想過在和我們共同生活的社會中,在我們的祖國大家庭中,還有這么多雖然不幸,掙扎在社會底層,但卻依舊頑強與生活斗爭的人,還有這么多等待著我們去關愛的人,還有這么多生活貧窮卻精神富有的人。此時,我們還好意思遇到一點挫折就輕言放棄,意志消沉嗎?還好意思時常炫富、暴力品酒、隨意浪費嗎?
少年孝子們亟待全社會的共同關注。經過報道的少年孝子肯定會因此獲得更多的機會,但是那些未被人熟悉的孝行故事仍然等待著我們去發現。社會救助機構、公益慈善部門、普通愛心人士,全社會都該給這些不幸的家庭和孩子更多的關愛。雖然我們不能保證每一個這樣的家庭和孩子都能得到平等的關愛,但是我們至少要讓盡可能多的困難家庭和孩子感受到社會的溫暖?;蛟S故事的主人公們并沒有奢求別人能為他們做些什么,但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更該盡我們的能力去幫助他們,因為這也關乎全社會的良知和責任。(楊守宏)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0-17“好孝子”王百根:醇厚家風培育出至美“孝心”
- 2014-10-17“好孝子”王百根:數字背后看“孝”道
- 2014-10-13久病床前有孝子 兄弟敬老心似金
- 2014-10-07山東孝子拉板車載母親逛景區 欲辭職照顧母親
- 2014-09-18"全民孝子"讓"老吾老"更綿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