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2月26日訊(通訊員 劉建奎)12月23日至24日,龍巖市委文明辦、市教育局等相關部門深入武平縣十方、巖前、萬安、東留、城廂5所中心學校對市級資金支持的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進行檢查驗收,標志著武平縣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全面完成,實現了鄉村學校少年宮全覆蓋,比原計劃提前1年建設完成,為廣大青少年提供廣闊的課外活動天地。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文明辦《扎實推進“鄉村少年宮”建設,深化農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意見,解決農村未成年人活動場所匱乏、課外精神文化生活單一、“留守兒童”失管失教等問題,近兩年來,武平縣堅持“經濟欠發達縣也要創建文明縣城”的理念,大力開展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至今年12月份,共投入近300萬元,在全縣建成“鄉村學校少年宮” 17所。
一、辦學模式采取“一校兩用”
全縣17所“鄉村學校少年宮”依托所在鄉鎮中心學校,采用“一校兩用”和“一室兩用”的模式,利用學校硬件、設備等教育資源,按照創建標準,因地制宜,整合資源,形成了兩種建設模式:
一是利用獨立的樓房創建。近年來,隨著“校安工程”的實施和生源的減少,校舍比較充裕的學校,利用閑置的房屋和場地改造、擴建成鄉村學校少年宮,活動區與教學區分離。如巖前、中堡、萬安等5所中心學校,各騰出一幢獨立的舊教學樓進行全面整修布置,使鄉村學校少年宮形成一定的規模并具有獨立區域。
二是采用“一室多用”模式創建。校舍相對緊張的學校,利用學校現有教室、場地進行適當的改造,添置必要的活動設施器材。如十方、中山、武東等12所中心學校,適當改造整合學校的多功能教室、實驗室、電腦室,現有功能教室平時用于教學,課外則用于鄉村學校少年宮活動開展,做到功能室與活動室“一室兩用”,滿足了鄉村學校少年宮活動開展的場地需要,提升了學校辦學條件,實現了“雙贏”。?
二、資金籌措采取“五個渠道”
推進“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武平縣堅持少花錢、廣覆蓋、有特色的思路,把建設“鄉村學校少年宮”工作推廣到各鄉鎮。經費來源采取“五渠道”:
?? ?一是上級支持。鄉村學校少年宮項目建設啟動以來,武平積極拓展思路,爭取中央、省、市文明辦和社會各界的支持,2011年至2014年間累計投入資金150多萬元,先后在萬安、巖前、十方、東留等鄉鎮建成了4所由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的鄉村學校少年宮。同時,統一為每所鄉村學校少年宮配送價值10萬元(碼洋價11.8萬元)的圖書。
二是縣財政支持。財政投入是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資金的主要來源,武平是龍巖市唯一一般發展縣份,縣財政可支配資金有限,但武平縣委、縣政府統籌資金調度,共投入資金45萬元支持全縣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資金用途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方面,用于室內場館修繕和室外少年宮體育場館建設,建成電腦室、電子閱覽室、書畫室、舞蹈室、棋藝室等功能室;另一方面,用于設備采購,添置必要的樂器、視聽設備等活動設施。同時,縣財政將各少年宮的運行經費1萬元列入財政預算,形成了政府扶持、學校主辦、社會資助的辦宮模式。
三是道德典型資助。充分發揮好人多的特點,廣泛開展“行德送福工程”“善行義舉”等主題活動,采取冠名、掛牌等形式吸引社會捐助,引導社會資金等參與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全縣各級各類道德典型紛紛慷慨解囊。其中,中國好人、縣道德模范鄭彩坤出資8萬元分別支持中堡和下壩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中國好人、縣道德模范賴茂增出資3萬元支持下壩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全國見義勇為好司機、縣道德模范劉庚明出資3萬元用于中赤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
四是各級文明單位贊助。根據各級文明單位的特點,動員一批文明單位通過資金幫扶、實物幫扶的方式支持鄉村學校少年宮的發展,如,縣新華集團公司向鄉村學校少年宮贈送的課外讀物5800冊,價值8.9萬元,縣供電公司贈送《用電常識》叢書,縣實驗小學向東留、民主少年宮捐助11萬元的資金幫扶。據統計,各級文明單位向鄉村學校少年宮累計捐贈達60萬元。通過各級文明單位與鄉村學校少年宮開展結對共建、援助幫扶等方式,支持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
五是學校自籌。根據鄉村學校少年宮運行需要,學校利用現有人力、物力、財力,主動規劃、積極建設鄉村學校少年宮。
三、師資建設培訓“三支隊伍”
為保障師資力量,武平縣重點建設三支輔導員隊伍:
一是學校教師隊伍。以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和能力為重點,推廣農村中小學教師輪訓、送教、送培等制度,加強農村在校教師的培訓力度,促進他們一專多能。實施特長教師多校互聘、在一定區域內“走教”等措施,填補農村師資力量不足,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目前,擔任“鄉村學校少年宮”輔導員的中小學教師超過2000人,占輔導員總數的70%。
二是志愿服務隊伍。縣委文明辦與各級各類藝術家協會聯誼,動員他們以志愿者身份走進“鄉村學校少年宮”,傳播藝術、傳授技能。如,縣文聯的文化傳播志愿者對萬安鄉村學校少年宮進行豎笛、舞蹈等藝術傳授;縣漢劇藝術團志愿者對萬安、中山等鄉村學校少年宮進行漢劇傳授。
三是當地“名人”隊伍。廣泛吸納文藝、體育、科技、法律工作者和家長義工、當地民間藝人、能工巧匠、大學生志愿者、“五老”人員特別是退離休老教師等擔任“鄉村學校少年宮”的輔導員,組成志愿者輔導員隊伍,形成一支專兼結合、相對穩定的輔導員隊伍。如,中山鄉村學校少年宮聘請了4位民間藝人為學生們傳授百家姓文化、軍家話、漢劇、宮燈等相關知識;武東鄉村學校少年宮聘請民間藝人為學生傳授當地船燈、馬燈等傳統劇目;萬安鄉村學校少年宮聘請民間藝人把當地傳統音樂——十番音樂帶進校園。
目前,武平的“鄉村學校少年宮”共開展八大類40余個活動項目,農村未成年人的課余文化生活得到豐富,精神風貌健康向上,思想道德素質明顯提升,實現了快樂學習和健康成長的教育目標,達到了以樂促智、以技促能、以讀促德的效果,深受學生喜愛和家長歡迎,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武平縣委文明辦供稿)
?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2-25龍巖市委文明辦領導考評武平縣“鄉村學校少年宮”
- 2014-11-24漳州市舉辦全市鄉村學校少年宮成果展覽
- 2014-11-14華安縣:鄉村學校少年宮特色化鄉土化特長化
- 2014-11-06仙游縣委文明辦積極推進全縣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
- 2014-10-30晉江將再建一批學校少年宮 對優秀學校進行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