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2月26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劉世泉文/圖)“之前海都報幫我報道的‘微網站’,內容被騙子竄改銀行賬號后發到朋友圈了。”昨日,楊先生致電記者反映,幫助他侄子籌集救命錢的“微網站”,被一個名為“樂善義”的微信公眾號竄改受捐賬戶后,發布到微信上。記者核實后,對該微信公眾號進行舉報。
此前,楊先生致電海都熱線反映,他四歲的侄子患了白血病,需要60萬元手術款,經海都報報道后,引起關注,楊先生公司的同事從報紙得知此事后,幫他趕制了一個“捐助微網站”,接受網友捐贈。
刪改三處假募捐網頁發布
記者搜索到了“樂善義”公眾號竄改后發布的募捐信息。對比楊先生的“微網站”,該微信公眾號發布的網頁做了以下三處的修改:
1.刪除原“微網站”中的捐贈平臺。據了解,原“微網站”可通過支付寶、銀行轉賬以及施樂會三種方式進行捐贈,每一筆善款都可在該平臺上顯示出來。
2.刪除原“微網站”中醫院開具的報告等圖片及捐款前向海都報核實方式的信息,只留下兩張從原網頁復制的病人及海都報剪報照片。
3.刪除原“微網站”中楊國權以及家人的聯系方式、銀行賬號,替換成一個戶名為“林樹禮”的中國農業銀行的賬號。
“‘微網站’是我公司的同事幫我建的,沒有一定的技術支持是弄不出來的。”楊先生說,騙子可能沒有相應的技術,所以在公眾號推送的網頁中直接把查詢平臺給刪除了,只留下部分信息。
真正的“捐助微網站"
騙子公眾號無認證
名為“樂善義”的公眾號,微信號為SLY580,在功能介紹一欄寫著:“樂善義工會是一個成立于民間的愛心團體,一個中國地區的愛心平臺,為幫助別人和需要幫助者之間牽線搭橋……”
根據該公眾號介紹的內容,記者上網檢索名為“樂善義”的慈善組織,只查詢到韶山有一個同名工會,并無該名字的慈善團體。該微信號并無任何認證的標志。
“正規機構的公眾號一般都會有權威認證的‘V’字標志。”資深微信運營人員許先生說,作為慈善的微信公眾號,沒有相應的認證,身份有些可疑。
“文章發布到現在有三天了,希望不要有市民上當。”楊先生說,他關注到該網頁的閱讀量并不大,希望不要有市民上當,讓好心人寒心。
捐款前請核實
“是海都報嗎?楊國權的事是真的嗎?”昨日下午,一位女士在捐款前向記者核實楊先生的募捐信息。
在真正的楊先生的“捐助微網站”上,數據顯示,從本月9日到昨日下午6時,通過支付寶及銀行轉賬的方式,共收到善款78309.13元,離所需的手術費用還有521590.87元的差距。
“每個捐贈人的名字及善款數額都能在‘微網站’上查到,好心人捐完可以在上面查詢。”楊先生說,達到手術所需數額,相關的銀行賬戶會自動關閉,網站上也會顯示“捐款已達上限,感謝好心人”的字樣。“我們一直在跟時間賽跑,如果錢沒籌夠,我侄子在兩個月后就無法做骨髓移植手術,希望這段時間能夠將所需的錢籌夠。”
注:該言論僅代表網友觀點,未經本網調查、核實。 |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