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一中流行講“文化故事”
陳燎原進一步解釋,德育活動的一個誤區是,把活動等同于體驗,沒有完成體驗最后“一公里”,這“一公里”就是表達。只有表達才能做到真正的體驗。文化故事的撰寫和講述,就是一種很好的文字、聲音和行動的表達,能使學生獲得積極的體驗,同時提升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在一中,不僅學生流行講文化故事,教師也是個中高手。教師手中掌握著豐富的德育資源,特別是自己的社會經歷和成長經驗,更是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寶庫。在跟學生的交流中,教師講述自己的文化故事,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思考,從中受到啟發,并化用于行為,這樣的例子在一中一抓一大把。
晉江一中接待室里,有一個書法屏風,由5個小幅組成,創作者是該校學生陳曦,曾獲得全國第三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中學甲組二等獎。高三進入緊張的復習時,文靜的陳曦卻坐食難安。她學數學感到很吃力,考試成績總是不及格。一天中午,陳燎原到教學樓巡查,一眼就認出了愁眉不展的陳曦。于是走進教室,與她交談。“我告訴她:校長以前剛上高三時,數學成績也是經常不及格的,數學基礎也不大好,但是我越是接近它,做題,練習,慢慢地發現了數學的美,體會到數學是思維的體操,逐漸喜歡上了它,并找到了學習的方法,成績也就逐步提高了。”陳燎原說,陳曦大概從他的故事中看到了希望,找到了力量。那一年,陳曦如愿以償,考進了自己理想的大學。
“如果說德育是一條長河,文化故事就是流淌的河水,沒有河水,德育就成了干涸的河床。”陳燎原覺得,每一位教師或學生,都是文化故事的講述者或傾聽者。傾聽,是愛和關懷的表現,是一個人送給另一個人的一件非常珍貴的禮物。好的傾聽能夠讓傾聽者重新審視自己,放遠目光,跨越他們原有的理念,去打開嶄新生活的一扇門窗。(晉江市委文明辦供稿)
?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相關新聞
- 2014-12-24晉江羅山蘭峰社區開展冬至志愿服務活動
- 2014-12-15晉江:啟動精細化管理專項行動 爭創全國文明城市
- 2014-12-12晉江一摩的工闖紅燈被卷車底 路人10秒抬車救人
- 2014-12-11晉江將開展十三個專項行動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
- 2014-12-05晉江青年志愿者協會榮獲中國青年志愿者優秀組織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