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第三實驗小學的家長義工長期在學校門口幫助維持交通秩序 (資料圖片)
早報訊(早報記者 張素萍)為落實全國、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測評體系的指標要求,泉州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指揮部將實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十大行動計劃”。今起早報推出系列報道,關注泉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
又逢周末,來自華僑大學的23名青年志愿者,近日成為泉州少林寺首批講解員,利用周末時間參與少林寺的游客接待、咨詢和講解工作;與此同時,泉州不少博物館推出看展覽、聽故事、做手工等活動,吸引一大批青少年,讓他們在展品里學到知識,收獲感動,與歷史產生共鳴……
近年來博物館等公益性文化設施向未成年人免費開放,讓他們接受文化熏陶和愛國主義教育,已經成為泉州一大常態。同時加強校園周邊環境和“黑網吧”整治,也成為泉州各界的共識。
多頭并進 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泉州海交館以大量珍貴文物和船舶模型,再現古代西方人眼里的泉州這一“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繁榮景象;泉州文廟、安溪文廟和德化陶瓷博物館、德化屈斗宮古窯址,完美呈現泉州的文化傳統和傳統工藝;永春革命烈士紀念碑、三朱革命斗爭紀念基地等定期開展大型祭掃、瞻仰活動……
近年來,泉州以基地為載體,強化愛國主義教育,挖掘各種資源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這不僅體現在泉州專門出臺《泉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管理辦法(試行)》,而且體現在各級宣傳部門身體力行,如泉州市委宣傳部編寫《泉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通俗讀本》、洛江區搜集編撰《俞大猷民間故事》。
據統計,目前泉州市擁有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3個,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5個,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35個,這些基地發揮重要作用。
公益性文化設施向未成年人免費開放
公益性文化設施向未成年人免費開放,這在泉州早已實行多年。
2011年底,泉州市文廣新局發布《泉州市公益性文化設施向未成年人免費開放實施意見》,要求享受國家財政支持的博物館、展覽館、美術館、科技館、紀念館、烈士紀念建筑物、名人故居、公共圖書館、學校圖書館、文化館、文化宮、青少年宮、兒童活動中心等公益性文化設施,要向未成年人免費或優惠開放。
以中國閩臺緣博物館為例,今年該館除了對未成年人免費開放外,還專門面向泉州市學生記者團、泉州市幼兒師范學院附屬幼兒園、南浦社區和東美社區的孩子,舉辦“媽媽去哪兒——閩臺緣親子游”、媽祖講座、木偶DIY制作等。
校園安保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
據悉,經過多年努力,泉州將校園安保工作列為年度重點推動項目,從實際意義將校園安全工作納入市府重點工作,將全市校園的技防設施更新或聯網到公安部門,實現視頻與音畫的同步動態監管,校園安保被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
今年1至7月,泉州排查涉校糾紛8起,化解矛盾糾紛8起,排查校內安全隱患2741處,整改隱患2562處,整治校園周邊亂點928起,排查高危人員519人。
整治“黑網吧”也是凈化校園周邊環境工作的重頭戲。據統計,今年來泉州市公安局累計出動警力7532次,檢查網吧7725家次,行政處罰網吧241家,勸離未成年人756人,協助工商查處黑網吧58家;全市工商系統共立案查處無照經營網吧57起,罰沒款35.79萬元。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