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未成年人思德建設 校園安保列入為民辦實事
泉州市第三實驗小學的家長義工長期在學校門口幫助維持交通秩序 (資料圖片)
早報訊(早報記者 張素萍)為落實全國、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測評體系的指標要求,泉州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指揮部將實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十大行動計劃”。今起早報推出系列報道,關注泉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
又逢周末,來自華僑大學的23名青年志愿者,近日成為泉州少林寺首批講解員,利用周末時間參與少林寺的游客接待、咨詢和講解工作;與此同時,泉州不少博物館推出看展覽、聽故事、做手工等活動,吸引一大批青少年,讓他們在展品里學到知識,收獲感動,與歷史產生共鳴……
近年來博物館等公益性文化設施向未成年人免費開放,讓他們接受文化熏陶和愛國主義教育,已經成為泉州一大常態。同時加強校園周邊環境和“黑網吧”整治,也成為泉州各界的共識。
多頭并進 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泉州海交館以大量珍貴文物和船舶模型,再現古代西方人眼里的泉州這一“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繁榮景象;泉州文廟、安溪文廟和德化陶瓷博物館、德化屈斗宮古窯址,完美呈現泉州的文化傳統和傳統工藝;永春革命烈士紀念碑、三朱革命斗爭紀念基地等定期開展大型祭掃、瞻仰活動……
近年來,泉州以基地為載體,強化愛國主義教育,挖掘各種資源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這不僅體現在泉州專門出臺《泉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管理辦法(試行)》,而且體現在各級宣傳部門身體力行,如泉州市委宣傳部編寫《泉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通俗讀本》、洛江區搜集編撰《俞大猷民間故事》。
據統計,目前泉州市擁有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3個,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5個,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35個,這些基地發揮重要作用。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