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歷史,忘戰必危。必須警惕的是,長久以來,一小撮日本右翼分子罔顧歷史事實,以篡改教科書、污蔑幸存者、糾纏南京大屠殺死難者數字、參拜供奉有14名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試圖修改《和平憲法》等方式,妄圖抹殺侵略歷史,美化侵略戰爭。如120年前,日本通過甲午戰爭竊取了釣魚島。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國際法律文件,日本必須無條件歸還其竊取的所有中國領土。上述文件還對日本領土范圍作了明確界定,其中根本不包括釣魚島。然而,日本妄圖非法占有我國領土釣魚島,多次對我進行挑釁甚至公然發出戰爭叫囂。又如,100多年前,日本用甲午賠款購得了“出云號”裝甲巡洋艦。70多年前,“出云號”充當侵華日軍旗艦,欠下累累血債。今天,日本居然再一次用帶有濃烈軍國主義色彩的“出云號”來命名二戰之后建造的最大戰艦。再如,何建明先生在收集資料時發現,就在日寇進入南京城并大肆屠殺我數十萬同胞的第6天,即1937年12月18日,侵略者居然厚顏無恥地“為他們攻打南京而死亡千余名侵略官兵,舉行了一個聲勢頗為浩大的‘公祭’!” 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警覺與戒備!“天下雖平,忘戰必危。”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現在,以國家的名義舉行紀念與公祭,無疑對于國民上下銘記慘痛歷史,同仇敵愾,做好必要的反侵略戰爭準備,極為必要適時。
同心筑夢,共圖復興。“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否認罪責就意味著重犯。”在今年7月7 日召開的紀念抗日戰爭勝利近70周年的大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告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視和平、警示未來,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維護世界和平。今天,我們國家舉行“公祭”,不僅是對日本右翼勢力的又一次強有力回擊,而且再一次曉諭大家“落后就要挨打”的血淚教訓。雖然國歌我們天天唱響,但有些人卻未必真正體味到這種憂患,有些人也未必真正把國家利益置于心頭。“公祭”作為非常必要的形式,但最根本的是全體國民要“公祭”入心,血淚“發芽”,化銘記血淚教訓、珍惜和平局面的決心和信念為愛國敬業的巨大動力,化全體軍民強烈的國防觀念為巨大的民族凝聚力,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把我們的血肉筑起我們新的長城”,努力為盡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能看到多遠的過去,就能看到多遠的未來。”今天的中國,已經成為一個擁有保衛人民和平生活堅強能力的偉大國家,中華民族任人宰割、飽受欺凌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正因如此,生活在當今時代的我們,既要銘記歷史、向往和堅守和平,又要愛國敬業、奮發圖強,為早日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凝心聚力,為人類和平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姬建民)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2-15上杭實驗小學開展“國家公祭日”主題教育系列活動
- 2014-12-15塵封77年的愛情:國家公祭日直播 她為丈夫點香祭奠
- 2014-12-15紀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楹聯、詩詞作品選登
- 2014-12-15習近平在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上的講話
- 2014-12-14習近平在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