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迎來的2014年12月13日,是第一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12月10日《中國國防報》報道,作為當年大屠殺的發(fā)生地,南京市早已積極行動,組織有關(guān)史學專家編寫印發(fā)《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讀本》,組織南京中小學校學生學習閱讀,重溫歷史,不忘國恥,立志報國。黨和國家領(lǐng)導人13日出席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的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之國家公祭儀式。
《公祭讀本》不但中小學生要閱讀,我們成年人更應當帶頭閱讀,好好補上紀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這一課。1978年初本人到南京讀大學,4年中從沒聽說有南京大屠殺的紀念活動,爬過中山陵、石頭城、紫金山、棲霞山,就是不知道哪里有南京大屠殺的遺址可以參觀,學校從沒組織過這方面的活動,僅僅是瞻仰了南京雨花臺革命烈士紀念碑。雖然知道南京這座城市曾經(jīng)發(fā)生被日本人大肆屠殺30萬人這個極其殘酷的歷史事件,但是作為理科生,學業(yè)上沒必要,本人也不曾去圖書館查閱南京大屠殺的史料。與同學的談論中,與南京市民偶爾接觸中,感覺南京市民大多數(shù)是外來人口,南京大屠殺把這個城市變得千街人無影,萬巷鬼有聲。直至畢業(yè)離開南京20多年后,我讀到了《拉貝日記》,才對南京大屠殺事件有了真切而痛徹的感受。
好了傷疤忘了痛的健忘民族,不會有強大與平安的未來。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誰也不能忘記,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在南京對我同胞實施長達四十多天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三十多萬同胞慘遭殺戮,制造了震驚中外、滅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慘案。這一公然違反國際法的殘暴行徑,鐵證如山,經(jīng)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設(shè)立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和南京審判戰(zhàn)犯軍事法庭審判,早有歷史結(jié)論和法律定論。1994年12月13日,即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57周年祭日,南京各界第一次在紀念館舉行悼念30萬遇難同胞的紀念活動,順應了全體南京市民的強烈愿望。2014年2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表決通過,將12月13日設(shè)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順應了全國人民的強烈愿望。國家公祭表達了國家意志,國家意志就是代表了全體國民的意志。
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舉行國家公祭,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zhàn)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戰(zhàn)爭罪行,可以不是簡單或純粹為了記住仇恨,重要的是要牢記侵略戰(zhàn)爭給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同時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zhàn)爭、捍衛(wèi)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要記住我們的先輩所蒙受的苦難、恥辱,記住他們所作的英勇反抗和流血犧牲。1937年12月13日,應當是也注定是牽動我們13億人民心腸肝肺的一天。12月13日是公祭日,也是國難日、國恥日。落后就要挨打,貧弱必遭侮辱,孱羸必受欺凌;不自強就沒有出路,不奮發(fā)就沒有明天。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是提醒我們居安思危,保留憂患意識,是警醒我們牢記國恥,勿忘家恨,是鞭笞我們?nèi)f眾一心,同心同德,為了民族復興,為了實現(xiàn)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為民族苦難、人類災難舉行國家公祭,是國際通行做法。波蘭每年在奧斯威辛集中營國家博物館舉行國家公祭,美國珍珠港、俄羅斯衛(wèi)國戰(zhàn)爭紀念館年年舉行國家公祭。無論中日關(guān)系是友好階段還是緊張時期,都無妨、無關(guān)我們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牢記國恥,不必看別人臉色,而要看自己的內(nèi)心。我們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與有關(guān)國家舉行原子彈爆炸紀念有著本質(zhì)不同。我們是無緣無故遭遇侵略的受害者,而有關(guān)國家是屠殺他國人民的侵略者。當年日本軍人在南京城屠殺手無寸鐵、停止反抗的老百姓,是徹頭徹尾的危害人類罪。2002年7月1日生效的《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guī)約》所定義的危害人類罪,第一次適用正是在二戰(zhàn)后對日本等法西斯戰(zhàn)犯的審判。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有利于為人類正義力量壯威,有利于遏制危害人類罪。
值得嚴重注意的是,南京大屠殺的兇手至今沒有認真向我國以及我們的受難同胞道歉,至今沒有承認他們殺害我三千萬同胞的反人類罪行,甚至想方設(shè)法抵賴南京大屠殺的鐵的事實,企圖抹去自己骯臟的這一段歷史,同時這個國家的右翼勢力經(jīng)常興風作浪,軍國主義的苗頭時隱時現(xiàn),國家或政黨領(lǐng)導人不顧正義人們的強烈反對而去參拜靖國神社,為侵略戰(zhàn)爭的罪犯招魂,而且對我釣魚島等神圣領(lǐng)土虎視眈眈。這一切,更表明我們舉行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的迫切性、必要性。這是對日本右翼勢力歪曲歷史罔顧事實的有力回應,彰顯我們反對戰(zhàn)爭、愛好和平、尊重生命、維護尊嚴的崇高理想,也表明我們對侵華日軍屠殺中國人民的歷史罪惡必須清算的堅定決心,也有利于激發(fā)13億人民同仇敵愾、奮發(fā)圖強的愛國熱情。 (柏文學)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2-15上杭實驗小學開展“國家公祭日”主題教育系列活動
- 2014-12-15塵封77年的愛情:國家公祭日直播 她為丈夫點香祭奠
- 2014-12-15紀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楹聯(lián)、詩詞作品選登
- 2014-12-14習近平在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