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上午,習近平主席出席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有了和平穩定,人類才能更好實現自己的夢想。和平是需要爭取的,和平是需要維護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維護和平,只有人人都記取戰爭的慘痛教訓,和平才是有希望的。(新華網2月13日)
中國人民不會忘記,1937年的12月13日,侵華日軍侵入南京,對我同胞實施長達40多天滅絕人性的大屠殺,30萬生靈慘遭殺戮,人類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的一頁。這一天是南京的苦難日,也是中華民族的苦難日。
中國人民對給中華民族帶來的苦難南京大屠殺,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各類史料有明確的記載,事件發生地每年都有祭祀活動。但是,過去77年里,在日本,包括總統在內的極右勢力,不僅沒有反省負罪,還妄圖篡改歷史,否認曾經犯過的罪責,不斷結伙參拜供有日本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為軍國主義招魂。他們嚴重威脅著和平,令中國人民震驚,也令世界人民震驚。因此,把地方層面的祭祀活動提升到國家層面,建立國家公祭日,傳承歷史記憶,很有必要。
現在,我國以立法形式,把12月13日設立為國家公祭日,在南京建“災難墻”,立“國家公祭鼎”:“昭昭前事,惕惕后人”。“鑄茲寶鼎,祀我國殤”。不僅要表明祭奠慘遭不幸的死難同胞,更是警示國人銘記歷史,永志不忘苦難,痛恨戰爭災難,珍惜和平生活。激勵國人發憤圖強,團結一心,爭取世界和平,實現民族復興。這是神圣的祭奠,也是理應得到世界各國敬重的圣典。
“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否認罪責就意味著重犯。”習近平主席的講話,一針見血,切中要害。他號召國人銘記歷史,時刻不忘國恥,要從歷史中汲取“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訓,培養憂患意識和民族復興的使命感。把握中國社會發展規律,激增強信心和斗志,重塑民族精神。同時也警告日本等西方國家的政客們,不要執迷不悟,否認罪責,鋌而走險,重踏覆轍。
中國需要和平,世界需要和平。“沒有和平,中國和世界都不可能順利發展;沒有發展,中國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和平。”我國設立國家公祭日,建“災難墻”,立“國家公祭鼎”,是“鼎力”維護中國和平和世界和平的重大舉措。同時也向全世界宣告,中國人民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要加快發展,把自己國家的事情做好。從而增強國家實力,打好維護國家主權、挫敗任何外來侵犯的堅實基礎。堅定不移捍衛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擔當起大國應擔當的責任,為維護世界和平做出積極的貢獻。(特約評論員 張德文)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2-15上杭實驗小學開展“國家公祭日”主題教育系列活動
- 2014-12-15塵封77年的愛情:國家公祭日直播 她為丈夫點香祭奠
- 2014-12-15紀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楹聯、詩詞作品選登
- 2014-12-15習近平在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上的講話
- 2014-12-14習近平在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