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祭日:讓“歷史感”活起來
所以,我們要喚醒這種“歷史感”:曾經發生過的,就要進行大鳴大放的展示;曾經刺痛靈魂的,也要公布于眾;曾經造成巨大民族恥辱的,也要有敢于亮丑、敢于揭疤的勇氣。通過莊嚴的國家祭奠、國家領導人親自出席紀念儀式等等,完成對“歷史感”的重新的塑造、深度的推動和精心縫補。
只有讓歷史敘述充滿了激情澎湃的現實活力,只有歷史教訓時刻被今人銘記,只有慘痛的歷史教訓真正成為國家信仰、國民信仰。駐足在博大精深的民族根基、歷史根基之上,正如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照壁上所鐫刻的,“讓白骨可以入睡,讓冤魂能夠安眠,把屠刀化鑄警鐘,把逝名刻作史鑒,讓孩童不再驚恐,讓母親不再泣嘆,讓戰爭遠離人類,讓和平灑滿人間。”“可以寬恕,但不可以忘卻。”國之靈魂、國家氣象,才能夠重新站立,傲然屹立,卓而不群,“為未來打通一條道路”。
當下,我們所進行的是“大國崛起”,國之大,在于城堡的堅固、物力的雄厚,更在于國家、國民,胸有正氣,一腔熱血,敢于擔當,始終釋放出凜然不去、所向披靡、勇往直前、力行崇高的民族氣度,博大胸懷。唯有做到了這種內在的高貴、靈魂的高傲,我們才能成為真正的“大國”。——公祭南京大屠殺,正有這種民族觀念的覺醒,民族意識的蘇醒和喚醒。
讓“那種撕心裂肺般疼痛”的“歷史感”活起來,讓歷史感和現實感緊密對接,為“精神中國”、“厚重中國”,積蓄無窮的發展動力。(宋風)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4-12-15上杭實驗小學開展“國家公祭日”主題教育系列活動
- 2014-12-15塵封77年的愛情:國家公祭日直播 她為丈夫點香祭奠
- 2014-12-15紀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楹聯、詩詞作品選登
- 2014-12-15習近平在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上的講話
- 2014-12-14習近平在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