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2月11日訊 (通訊員 謝菊芳)根據縣中央、省市文明辦《關于認真組織開展2014年“12.5”國際志愿者日主題志愿服務活動的通知》精神,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推動我縣志愿服務事業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發展,我縣高度重視,將國際志愿者日主題宣傳與實踐活動作為加強志愿者隊伍建設、發展志愿服務事業的重要舉措抓緊抓好。精心、周密部署、科學策劃,充分調動廣大志愿服務組織和志愿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切實做好活動各項工作,現將主要情況總結如下:
一、高度重視,氛圍濃厚
12月5日是第29個“國際志愿者日”,為了發揚志愿者精神,廣泛傳播志愿服務理念,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我縣領導高度重視,由文明辦牽頭,民政局、團縣委協同,聯合下發《關于組織開展2014年“12·5”國際志愿者日主題宣傳與實踐活動的通知》,對各項活動做了具體的安排部署,并落實責任到具體單位,明確了責任人,確保活動全面有效開展。通過武平縣電視臺、武平網文明之窗等多種途徑,不斷加大對“國際志愿者日”主題志愿服務活動的宣傳,在全縣掀起了弘揚志愿精神的新高潮,營造了“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志愿服務濃厚氛圍。
二、主題鮮明,內容豐富
我縣志愿者協會在“國際志愿者日”來臨之際,結合工作實際,組織了形式多樣的、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志愿者服務活動,掀起了活動的熱潮,取得了良好的活動效果。
1.廣泛開展中國志愿服務標識宣傳推廣活動。中央文明辦正式向全社會發布中國志愿服務標識——“愛心放飛夢想”后,我縣著手在城區醒目位置制作“愛心放飛夢想”的志愿服務標識大型公益廣告,及時組織各單位在公共場所張貼海報、發送手機短信等方式,向單位員工集中宣傳和解讀標識的設計理念和內涵意蘊,開展志愿服務理念傳播與知識普及活動。
2.開展普法志愿服務活動。結合“12·4”國家憲法日,12月4日,武平縣在縣城梁野廣場開展國家第一個憲法日暨全國法制宣傳日大型法制宣傳咨詢活動,有40多個執法單位參加。活動以“弘揚憲法精神,建設法治中國”為主題,通過宣傳車、宣傳資料、展板、現場解答等形式,廣泛宣傳憲法及法治政府建設的相關法律法規,引導公民增強憲法意識,樹立法治理念。活動期間,共發放宣傳材料60000余份,現場解答600多人次。同時,縣電視臺在武平電視公共頻道滾動播放憲法廣告片,渲染普法氛圍,在全縣掀起了全民學法用法的新高潮。
萬安鎮、大禾鄉、象洞鄉等鄉鎮志愿者們結合國家憲法日在集鎮圩天開展法律咨詢和法律服務活動。宣傳內容生動形象,豐富有趣。內容涉及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計劃生育法、婦女兒童權益保障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刑法、治安處罰法、務工權益保護、低保政策和新農村建設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切實提高了群眾的守法和維權意識。
3.組織開展志愿服務活動。開展“鄰里守望.情暖武平”志愿服務主題活動: 組織社區內具有專業特長的志愿者建立服務隊,開展社區老年文化體育、健康保健、應急救助、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務。如義診志愿者們為空巢老年人免費進行量血壓、測心跳等一系列的檢查,用真情的奉獻去關愛空巢老人,用有效的服務,為老人創造一個豐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晚年生活,使老人們感受到了社區的關心和溫暖。利用“愛心媽媽”、“代理家長”等,對社區內的孤困兒童進行生活照顧和親情關愛;開展教育輔導志愿服務活動,通過組織家庭教育進社區,宣傳家庭教育科學知識,依托社區的公共服務設施、婦女兒童之家等,組織志愿者為孤困兒童、外來工子女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托管服務等。供電公司、電信局、國稅局等團委組織青年志愿者來到定點幫扶鄉鎮,與幫扶鄉鎮的貧困留守學生送去了助學金牛奶等,并挨個詳細詢問他們的學習情況,勉勵他們努力學習,奮發進取。
廣泛開展“陽光助殘”行動: 組織消防志愿者深入殘疾人家中指導他們正確使用電暖器、煤爐等取暖設施,宣傳防火防煤氣中毒等生活知識;工商局、地稅局等組織志愿者深入興南村、紅東村,與村兩委共同開展關愛殘疾人“鄰里相扶”志愿服務活動。
縣財政局、地稅局、發改局、經貿局、檔案局、教師進修學校等單位組織志愿者開展了“門前三包”清掃整理志愿服務活動,志愿者們認真清掃單位周邊及掛鉤區塊衛生,清理墻上的牛皮癬,并勸導商鋪門前亂停車輛行為,勸導過往行車要遵守交通規則,文明行車。
這次活動,充分表現出志愿者們的工作熱情和宣傳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繼續加強志愿者隊伍建設,打造出高品質的志愿者隊伍,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武平縣文明辦供稿)
?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