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2月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林世雄 鄧婕)12月5日是“國際志愿者日”。其實,在廈門,志愿服務早已司空見慣,蔚然成風。特別是近年來,廈門市志愿者隊伍迅猛壯大,據統計,當前全市注冊志愿者已達45萬余人。許多市民們見面相問候,已悄然從“你吃飯了嗎”,改為“你去哪里參加志愿活動了”。
城市義工,城市品牌
6日、7日,無數志愿者利用休息時間,走進廈門的各個角落,積極參與各類志愿服務。6日,廈門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長葉重耕帶隊看望了部分志愿者代表,并為廈門光明志愿服務站揭牌。
6日上午,葉重耕一行首先來到鷺江街道家庭綜合服務中心,這里的社區志愿者正在開展協助老人制作五谷畫、園藝種植等社區敬老服務。
“您退休前在哪工作啊?”葉重耕和志愿者親切交流。“我是廈門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退休后在家沒事,幾乎天天往這跑。”志愿者陳朝地說,每周二上午和周六下午,他都會到服務中心來教退休老人和孩子學習書法,受到很多人的歡迎。
葉重耕在看望志愿者時強調,社區志愿服務要以社區服務對象的需求為出發點,以居民的滿意度為衡量標準,不斷創新和完善,做出特色,創出品牌,并及時總結經驗進行推廣。
6日正式揭牌的廈門光明志愿服務站,是由廈門市委文明辦、團市委和廈門供電公司承辦的社會公益服務團體,每周六都會組織志愿者在環島路以騎行或步行的方式,對過往游客進行文明倡導,并開展“手機應急充電、簡單醫藥救助、熱水供應、公交兌換零錢、乘車路線咨詢、用電業務辦理、相片打印”等便民服務,深
受歡迎。當日,葉重耕一行來到書法廣場看望他們。葉重耕對他們的服務充分肯定,他說,這個服務站通過志愿服務,為廈門的文明旅游起到示范帶動作用,值得借鑒。
周末的曾厝垵游人如織,非常熱鬧。設置在這里的新村民驛站里,一群身穿紅馬甲的思明城市義工正穿梭其中,他們倡導文明旅游,為游客提供咨詢、免費開水等服務,同時宣傳環保意識。為了讓文明知識更加深入人心,他們還特別編了一首《請勿隨意》的順口溜,令人印象深刻。葉重耕說,思明城市義工已經成為城市品牌,正深入影響著一代代思明人,志愿服務正成為不少市民的一種生活方式。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2-08武夷山邊檢站志愿服務隊堅持志愿服務十余年
- 2014-12-08石獅市舉辦“國際志愿者日”志愿服務活動圖片展
- 2014-12-08中國志愿服務標識“愛心放飛夢想”正式發布
- 2014-12-08全國志愿服務標識征集活動獲獎作品揭曉
- 2014-12-05漳浦縣召開文明交通勸導志愿服務活動動員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