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思考〕
?
以組工文化建設為引領 ?提升精神文明建設水平
?
文化是文明的靈魂,文明是文化活動的凝結。組工文化是組織工作精神、價值觀念、制度內涵的集中反映,是組工干部群體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優秀品質、良好作風的沉淀,是組織部門的“精、氣、神”。加強組工文化建設,既是推進組織工作創新發展的思想基礎和精神動力,更是實現黨的正確領導和有效領導的根本保證。近年來,省委組織部堅持把組工文化建設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著重在政治文化、價值文化、行為文化和環境文化方面下功夫,努力建設講政治、重公道、業務精、作風好的模范部門和過硬隊伍。
? 一、強化理論武裝和黨性修養,著力培育政治堅定、對黨忠誠為主要內容的政治文化,塑造組工干部“可靠”形象
組織部門是政治機關,政治堅定是第一要求,對黨忠誠是“大德”。通過召開會議集中學習、發放輔導材料、舉辦理論測試、分類專題輔導等形式,先后組織學習了十八大報告和黨章,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及中央、省委有關會議精神,引導黨員干部深刻領會新思想、新觀點、新舉措,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省委的決策部署上來。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國夢”宣傳教育,深刻領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的內涵實質,增強組工干部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運用古田會議、才溪鄉調查、谷文昌精神等紅色資源,突出抓好黨性教育和部風部史教育,開展“什么是組工干部的黨性”、“怎樣做一名合格的組工干部”、“講認真”大討論,舉辦“古田會議歷史背景和重要意義”、“弘揚古田會議和才溪鄉調查精神、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專題講座,組織“聚焦‘四風’、立行立改”演講比賽,學習吳一心、李振生、陳黎華、詹紅荔等一批先進典型事跡,觀看《雷鋒在1959》、《蘇聯亡黨亡國20年祭》、《谷文昌》、《天上的菊美》等影片,增強組工干部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堅定理想信念,傳承優良傳統,教育引導組工干部把對黨的忠誠體現為服務大局的具體行動。
二、強化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著力培育公道正派、清正廉潔為主要內容的價值文化,塑造組工干部“可信”形象
公道正派是組工干部始終恪守的職業道德,是組織工作最本質的要求。牢固樹立公道正派價值理念,認真組織學習中央領導同志關于公道正派、堅持原則的重要論述以及黨的干部路線和干部政策規定,深入開展向全國優秀組工干部涂紅剛、曾建等先進典型學習活動,舉辦“到組織部為什么、留什么、比什么”大討論,引導組工干部對照先進找差距、查不足、明方向,自覺把公道正派作為一面鏡子、一把尺子、一支標桿,使公道正派的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成為一種思想意識、行動自覺。堅持把公道正派貫穿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各個環節。在市縣鄉領導班子換屆工作中,注意規范換屆人選提名辦法,新一屆領導班子人選全部實行全額定向推薦提名,對現任領導班子成員進行民主測評、民主評議,對新提名人選進行差額推薦、差額考察、差額醞釀。建立完善促進科學發展的干部考核評價機制,根據我省功能區的劃分,突出不同考核重點,優化組合考評方式,不斷提高考核評價的科學化水平。擴大干部選任中的民主,增加工作透明度,充分運用選人用人公信度和群眾滿意度調查結果,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干部群眾對我省2013年度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和整治用人不正之風的滿意率達100%。
對己清正,才能對人公正。清正廉潔是組織工作的職業操守,是組工干部的鮮明特征。堅持從嚴治部、從嚴律己、從嚴帶隊伍。每逢中秋、春節等重大節日,通過談心談話、發送廉政短信、觀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開展黨風廉政宣傳教育,增強干部職工慎始、慎獨、慎微意識。嚴格執行“八項規定”、“十嚴禁”、“五不準”等紀律規定,特別是在換屆選舉、干部考察等重要任務中,加強干部組織人事紀律和保密工作紀律教育,防止選人用人中跑風漏氣現象發生。對干部身上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拉拉袖子、“咬咬”耳朵,做到平時常談心、提拔必提醒、問題有告誡。加強廉政風險機制建設,各個處室在認真查找梳理的基礎上,制定了工作流程圖55份,機關99個崗位共查找關鍵環節402個、廉政風險點387個,將工作流程圖和廉政風險排查與防控措施編印成冊,印發全體干部職工,接受評議監督。進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出臺了加強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人才和干部隊伍建設、省管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平時考核、省委組織部領導干部談心談話、省直機關處級以上干部深入基層蹲點調研、鄉村干部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和省委組織部部務會改進作風等制度機制,修訂完善了部機關工作運行程序和各項管理制度,引導機關干部嚴格按政策規定辦事,嚴格按程序規范操作,牢記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樹立組工干部公道正派、清正廉潔的好形象。
三、強化教育培訓和實踐鍛煉,著力培育創先爭優、甘于奉獻為主要內容的行為文化,塑造組工干部“可敬”形象
以創建學習型機關為載體,加強政策和業務培訓,促使每位組工干部成為業務工作的行家里手。新的《干部任用條例》頒布后,舉辦全省組織人事干部《條例》專題學習培訓班,增強了組織人事干部執行《條例》的能力和水平。連續開辦3期新進部機關干部培訓班,邀請部老領導、業務處長為新入部干部講授業務知識和組工文化。開展“每月一講”、“讀書薦書”、“青年讀書會”等活動,提升組工干部“聽、說、讀、思、行”五種能力。堅持每年舉辦全員學習培訓,與省委黨校聯合開設“海西大講堂”,邀請專家學者和領導干部到部機關授課輔導,涉及政治、經濟、科技、文學、藝術等多個領域,努力使機關干部成為眼界寬、思路寬、胸襟寬的“三寬”干部。
開展崗位練兵活動,有計劃安排機關干部參與中心任務,到艱苦地區、復雜環境經受鍛煉、砥礪品質、增長才干。三年來,先后抽調800多人次參加中心工作,選派14名干部到新疆、西藏、香港、平潭、武夷新區和基層掛職。深入開展“四下基層”活動,機關干部駐村蹲點調研500多人次、與基層干部群眾談心談話1800多人次,走訪慰問困難黨員群眾170多人次,協調幫扶項目資金3500多萬元,推動組工干部在服務基層中切實改進作風、提升做群眾工作能力。組織開展“學雷鋒、學長汀、學廈航”等“三學”活動,帶頭落實“馬上就辦、辦就辦好”,大力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五個堅持”、“三嚴三實”要求,引導機關干部職工立足本職崗位,發揚無私奉獻、甘為人梯的精神,爭創一流業績。十八大以來,張德江委員長、趙樂際同志等中央領導先后10多次對我省組織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并給予充分肯定,多項工作走在全國組織系統前列。
四、強化人文關懷和團隊協作,著力培育以人為本、團結和諧為主要內容的環境文化,塑造組工干部“可親”形象
情系群眾、建設“三個之家”是組工干部一貫的價值追求,也是組織部門貫徹群眾路線、堅持以人為本的實際行動。牢固樹立服務意識,在做好管理工作的同時,滿腔熱情地搞好服務。落實首問責任制,對來組織部門辦事的同志,以一張笑臉、一聲問候、一把椅子、一杯熱茶相迎,依規依序,幫助他們把要辦的事情辦好,解決不了或按政策規定不能辦理的耐心解釋清楚,使他們有話愿意向組織部門傾訴,有情況愿意向組織部門反映,真正把組織部門當作自己的“家”。建立部領導掛鉤聯系貧困縣、后進村、非公企業制度,部領導經常深入基層,調查研究,了解真情,把黨員干部愿望和群眾呼聲體現在組織工作中。建立關心幫扶困難黨員制度,2012年以來先后下撥省管黨費2510萬元慰問老黨員、老干部和生活困難黨員。扎實做好人才服務工作,每年通過組織院士體檢、舉辦專家座談會和休假活動,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關心他們工作生活情況,努力把組織部門真正建設成為黨員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
落實“三個留人”要求,努力在部機關創造團結和諧的人文環境。堅持寓教于樂,連續2年舉辦部機關運動會,部領導帶頭參與各類項目比賽,170多名干部職工參加了比賽,促進干部職工身心健康,增強團隊意識和協作意識。組建文體活動興趣小組,舉辦部機關干部籃球、羽毛球、書畫攝影等比賽,開辦唐詩漫談、宋詞鑒賞、音樂欣賞等專題講座,培養健康情趣,陶冶思想情操,豐富干部職工的業余文化生活。注重激勵關懷,堅持“生病及時探望、逢喜及時祝福、遇挫及時關愛”的原則,關心干部職工身心健康,盡可能幫助解決干部職工子女入托入學等實際困難。每逢重大節日,走訪慰問老干部和在外工作的干部家屬,增強干部職工的歸屬感和榮譽感。做好組工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健全部內談心談話制度,每逢干部新進機關、崗位調整、外派借調、到齡退休等,部領導和機關黨委都會安排談話,加強干部職工之間思想上的溝通和情感上的交流,了解掌握思想動態,營造團結和諧、積極進取的良好氛圍。?????????????? ???(供稿:省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