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縣創評“信用船”推動農村信用體系建設
?
東山縣從2012年開始在全省首推“信用船”評定工作,著力提高漁民信用意識,有力促進東山縣社會信用體系建設,2014年3月,東山縣“信用船”評定工作這種結合地方特色推進轄區內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的做法得到《中國海洋報》專題報道。
一是廣泛開展農村征信宣傳。一方面,通過舉辦“農信之窗”欄目,利用宣傳牌、海報、橫幅、廣告、宣傳單、燈箱、明信片、政府信件、手機短信等形式多方位宣傳,在農村樹立“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信用觀念。另一方面,開展信用村、鎮評比活動,獲得信用村鎮稱號的村、鎮在貸款授信程序、獲得貸款額度、貸款利率和期限享有不同程度的優惠。通過廣泛開展征信宣傳和信用村鎮評選,為開展“信用船”評定工作奠定良好的群眾基礎。
二是建立“銀政漁”互動模式。建立了海洋行政管理部門和人民銀行主導,農聯社、漁區村兩委會和漁業公司唱主角,廣大漁民積極參與的漁區信用體系建設新模式。人民銀行和農聯社負責對信用船進行初審、聯審和評定,縣農聯社和漁區兩委會或漁業公司負責對漁船的信用檔案信息進行采集和更新維護。縣政府和海洋行政管理部門都積極參加每年舉行的“信用船”證書頒發儀式。
三是形成誠信受益的價值導向。至2013年12月末,已采集鋼質漁船信息928艘,占2013年東山鋼質漁船數100%。2012至2013年全縣共評“信用船”27艘,貸款金額2069.11萬元,執行優惠利率2年期間,27位船東可減少利息支出29.33萬元。通過“信用船”的評選活動,“信用生錢”有效地體現出來。同時廣泛開展遵紀守法、保護島群生態宣傳教育,廣大漁民對生產生活中誠實守信、遵紀守法和重視積累自身的信用紀錄認識提高,誠信受益成為漁區廣大漁民的共識。
四是發揮典型示范輻射作用。“信用船”評定帶動了東山縣整個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步伐,近年來,在全縣農村廣泛開展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鎮評比活動,并相應出臺相關優惠措施。目前全縣農戶信用檔案建檔面達100%,共評定信用村43個,占行政村總數的70%,信用鎮3個,占比42.86%,信用戶3858戶,貸款余額15433萬元,為廣大農民生活和生產提供積極幫助。
(供稿:東山縣文明辦 編輯:簡福海 吳夢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