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文明辦原巡視員 陳振民:
繼往開來,努力實現文明城市創建的新發展
?
1984年6月,全國“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工作會議在福建省三明市召開,揭開了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序幕。30年過去了,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作為人民群眾移風易俗、改造社會的偉大創造,已經覆蓋城鄉,深入基層,持續開展,不斷創新,成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30多年來始終積極推動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活動,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由三明市率先提出的文明城市創建,得到中央的及時總結推廣,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關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明確提出了“文明城市、文明行業、文明村鎮”三大創建任務。在中央文明委的決策部署下,文明城市創建走向全國,全面展開,已經成為當下整個精神文明創建系列中份量最重、覆蓋面最廣、群眾認可度最高、地方黨委政府最看重的一個載體和龍頭工程,成為動員人民群眾朝著建設“美好中國、美好城市、美好生活”的夢想努力奮斗,致力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提高市民素質,實現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有機統一體。
30年來,三明市在城市文明創建中首創的許多理念、經驗和做法,如“滿意在三明”、“六聯六建”、“門前三包”、“道德評議”、“市民文明業余學校”,從這個偏僻的山區小城走出來輻射全國,產生了極強的示范引領作用。尤其是貴在堅持,重在建設,狠抓文明創建不放松,在經濟建設任務繁重時不動搖,在其他地方輕視精神文明時不動搖,在領導班子交替時不動搖,在受到稱贊或遭遇挫折時不動搖,已經成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一條最重要的普遍規律,為其他城市學習和效仿。
30年來,文明城市創建活動由點到面,如燎原之勢,蓬勃開展,不斷充實內涵、拓展領域、創新方法、完善機制,以城帶鄉,輻射延伸。取得了豐富經驗,獲得了豐碩成果。當前我們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從總結好經驗,探索新舉措,開創新局面出發,結合學習中央文明辦領導在全國深化文明城市專題培訓班上的講話精神,我以為文明城市創建有三個方面的經驗和做法值得堅持并發展:
一、堅持凸顯思想道德建設內涵,把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根本任務和核心主題,為國家和城市的發展提供強勁的精神力量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始終強調,要把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公民作為精神文明建設最根本的任務。精神文明建設要立足于改變社會風氣,為改革發展穩定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興起于“文革”結束,百廢待興的特殊年代。黨的工作重心已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祖國要富強,人民要幸福”,“振興中華、建設四化”是億萬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行動。與此同時,人們迫切要求治理十年動亂造成的嚴重后果,逐步實現黨和社會風氣的根本好轉。“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以及從中涌現出的學雷鋒、文明禮貌月活動、振興中華讀書活動、文明城市和文明單位創建活動等,體現了當時的社會要求和鮮明的時代主題,是政治思想工作群眾化的一種創造。
當時的年青一代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中成長,身上普遍煥發出的思想解放,有理想信念,奉獻精神,憂患意識,責任擔當和吃苦耐勞,使他們成為推動歷史前進的中堅力量,奮斗30年,實現了中國經濟和社會史無前例的大發展。正如“光榮的八十年代新一輩”這首歌詞中所說的“再過二十年,我們來相會,偉大的祖國,該有多么美”,“挺胸膛,笑揚眉,光榮屬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輩”,這首跨越了30多年光景的詞作,充分展現了80年代青年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奮發圖強的精神面貌。時至今日,我們已經開始了新的歷史征程,我們黨確立了“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強調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在全民族,特別是青年一代中樹立精神自信和價值觀的自信。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強調在人的頭腦里搞建設,建設思想、精神、價值觀。新形勢下的文明城市創建,一定要繼承“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重在思想道德建設的優良傳統和成功經驗,在全社會叫響核心價值觀24個字,形成廣泛的價值認同,成為推動城市發展的共同思想基礎,進一步為建設美麗中國、美好城市和美好生活努力奮斗。
文明城市創建從一開始,就把著重點放在塑造城市的價值取向上,緊緊抓住提升市民素質、提升城市文明程度開展創建,如上世紀九十年代“團結拼搏,負重奮進,自加壓力,敢于爭先”的張家港精神,二000年代“開明、清明、文明”的三明精神和“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上海城市精神,二0一0年代“愛國、創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等等。城市精神的核心是城市的價值觀,滲透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市民精神的核心是市民的價值取向,外化為市民行為的準則和導引。抓住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就抓住了文明城市創建之魂,這是我們在今后創建中要堅持和發展的。
當前,多元經濟催發多元思想價值,引發了一些社會矛盾和觀念沖突,道德領域出現了一些是非不清、美丑不分乃至公德失范、誠信缺失的突出現象,癥結就在于價值觀出了問題。文明城市創建必須抓住這些突出現象和傾向性問題,把建設核心價值觀作為創建的第一要義和根本任務,創建部門特別是文明辦必須以此作為第一職責和責任田,把培育踐行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貫穿于文明城市創建全過程,落實到創建的各個環節上,體現到創建活動的項目制訂,載體設計和內容安排上,反映在文明城市測評體系和創建標準的修訂完善中,融入到城市改革和社會治理之中,進一步落細、落小、落實。把虛事做實,把軟事做硬,使創建更具人文精神和道德內涵,以此來擴大影響力,凝聚正能量,引領社會思潮,規范道德行為,樹立新風正氣,并使之從觀念形態轉化為實踐形態,把文明城市建設成為崇德向善之城,誠實守信之城,孝敬節儉之城,文明禮儀之城。
二、堅持綜合創建、整體推進,在“基層、基礎、基本”上下功夫
文明城市創建是促進城市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綜合性載體,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各個方面,也是整個精神文明創建系列中綜合性最強的龍頭工程。創建文明城市,就是要全面衡量和提升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發展水平,即包含經濟發展、環境面貌、基礎設施等硬件建設,又包含人文精神,道德法治、公共秩序和服務、社會風氣等軟件建設。要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做到相互促進,相互提高,有機結合,整體推進。
首先要把基層創建作為重點來抓,激活城市文明的“細胞”,夯實城市文明的根基。沒有局部、哪來全局?沒有部分,哪來整體?所以,文明城市創建要下大力氣推動文明社區、文明家庭、文明單位、文明行業等基層群眾性創建活動的廣泛開展,一個個家庭去滲透,一個個社區去覆蓋,一個個行業去推進,一個個單位去落實。以小見大,聚沙成塔;持之以恒,久久為功;不斷創新,提升水平。
第二要堅持把基礎工作作為長期不變的任務來抓,咬定青山不放松。一是要堅持保障改善民生,每年集中為群眾辦幾件好事實事,讓群眾受益、參與、滿意,不斷增強創建工作的群眾基礎和社會動員力;二是要堅持強化日常管理,讓從“五講四美三熱愛”開始的建設優美環境、優良秩序和優質服務成為不變的主題和制度化的安排;三是要堅持從人的基本行為規范抓起,集中在公共領域、公共場所、公共道德、公共習慣上,不斷提升市民文明素養。
第三要把解決基本問題作為主攻方向來抓。確立需求導向,問題導向和項目導向,回應社會關注和群眾關切,集中整治呼聲高、反映大的重點問題,如有的城市背街小巷,城鄉結合部的臟亂差現象;交通擁堵問題;空氣和水質污染問題;制假售假問題;黃賭毒蔓延問題;互聯網管理不力,網絡謠言、色情問題以及公共場所公德失范問題等等,一定要敢抓敢查,形成專項,多方發力,一個一個問題解決。對于那些頑癥陋習,要反復抓,抓反復,務求實效長效。
三、加強領導,改進管理,在“統籌協調”上下功夫
文明城市創建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工作領域廣、涉及部門多、持續時間長,必須按照領導有力、管理得當的要求和統分結合的原則來組織實施。
一是依靠體制來加強領導。過去我們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概括起來就是:黨委政府加強領導,文明委統籌協調,職能部門各司其職,人民群眾廣泛參與。新一輪創建要堅定不移依靠這個體制開展。各級黨委政府要堅持把創建作為全面推進城市改革發展穩定的重要載體,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結合“十三五”規劃制定,全面設計和實施,與城市發展趨勢相適應,與城鎮化戰略相配套,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相銜接。各級文明委要圍繞中心、服務全局,按照黨委決策部署,既出思路、又抓落實,承擔起具體領導、組織協調,督促核查,工作落實的責任,調動各成員單位和職能部門的積極性,形成齊抓共建的合力。各級文明辦要充分發揮文明委日常辦事機構的職能,善于在謀思路,抓重點,重基層,敢創新,搞統籌上狠下功夫,加強與文明委各成員單位,各職能部門,各人民團體和社會各方的聯系溝通,更好的發揮牽頭、聯絡、協調、督促和服務的作用,集合資源,整體推進,確保各項任務落實。
二是依靠長效機制來改進管理。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中央文明辦組織調查研究,發現并提出了創城工作的形式主義問題,概括為“假”、“繁”、“急”三個方面。解決的方法在于:圍繞增強創建實效,結合本城市特點、實際狀況和發展趨勢改進創城工作管理,作出制度性安排,建立社會動員,目標管理,社會共建以及指數測評復查等長效機制,加強階段推進,責任管理和過程監管,構建文明城市與文明單位、文明社區等其他創建載體的一體化測評、長效化運行、規范化管理的流程和平臺,從而使創城工作從“臨時”轉為“平時”,從“突擊”轉為“常態”,從大呼隆集合上陣,轉為各部門分工的日常工作,從“一元”管理轉為“多元”治理,從只依賴政府的“單槍匹馬”轉為社會各方“千軍萬馬齊參與”。
??? 今天,我們齊聚一堂,開展研討,隆重紀念“五講四美三熱愛”召開30周年,是為了與時俱進,繼續開創工作新局面。我們相信,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再過三十年,以文明城市創建為龍頭的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一定會產生更強大的推動力,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新的偉大勝利,推動中國更多的城市全面發展,邁入國際先進城市行列,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國,必將出現在世界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