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動員發揮社會組織和網絡作用
除了黨委、政府建立完善制度,對評選好人進行引導之外,福鼎市還注重動員民間力量參與。
小榕樹愛心社是福鼎市一個小有名氣的民間公益機構,以80后、90后青年人為主,目前已經有100多名志愿者。“我們主要承擔公益項目,包括助學、助殘、助老、幫困等各方面。公益項目化運作具有兩個方面的優勢,一是有利于匯聚社會各個層面分散的公益力量,二是有利于提升社會力量參與公益事業的專業化水平。”小榕樹愛心社發起人、福鼎市公安局民警林靈已做了5年志愿服務,她說,“好人福鼎”建設也給民間組織發展營造了很好的環境,小榕樹愛心社是2013年3月成立的,提出申請3天內就完成注冊,辦公室也是單位提供的。
幫助困難孩子,是小榕樹愛心社的重頭戲。“丟丟”是個患有先天性魚鱗病的女嬰,出生3天就被遺棄。從被遺棄到找到親生母親,小榕樹愛心社一直關注她,為她提供幫助、尋求幫助。現生活在市福利院的男嬰“小寶”,2013年7月2日被棄于市區淡水橋環島附近。經初步檢查其四肢無力,疑為大腦發育不正常。“小寶”和“丟丟”一樣,是小榕樹愛心社長期幫助的對象。為了準確了解他的病情以便治療,小榕樹愛心社成員帶著“小寶”去市醫院做磁共振檢查,并帶他前往溫州兒童醫院就診,“小寶”最終被確診為外部性腦積水。每周末,志愿者都會前往市福利院看望“小寶”,給他帶去奶粉、魚肝油等社會愛心人士捐贈的物品,并陪他做羊角球訓練。
福鼎文明網是本地社區網站,提供新聞、生活服務等資訊內容,網站上還有一個專門開辟出的“福鼎好人”版塊。
“我們自發成立了一個10人組成的好人事跡快速發現小組,及時發現好人好事線索,讓好事在第一時間傳播。”網名為“白茶哥”的版主是一位退休干部,2012年以來,他已發現了近百件好人好事,“對于我們來說,每一次發現、調查、傳播,都是一次感動。”
民間公益組織和論壇網站因其具有參與度高、信息傳播快的優勢,是除鄉鎮(街道)、村(社區)推舉之外的另一種好人發現渠道,成了“好人福鼎”建設的新窗口和平臺。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1-27病重老人深夜獨坐街頭 暖心好人陪伴送其回家
- 2014-11-25請為好人點贊
- 2014-11-25讓“好人會有好報”成為社會的一面鏡子
- 2014-11-25好人邵建波用大愛推動社會的文明
- 2014-11-25"好戰士"榮登"好人365"封面人物 福建全媒體融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