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本報對“愛心飲水站”活動的報道進行了回顧。
11月7日,本報回放電三輪車亂象報道。
廈門日報訊(記者 邵凌豐 黃懷)繼“愛心超市”、“愛心餐桌”等愛心文明品牌之后,“愛心飲水站”已經成為“文明廈門”的又一張閃亮名片。“受到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關注的‘愛心飲水站’等活動,有效地提升了活動的影響力、凝聚力,形成群眾歡迎的品牌。”昨天下午,在廈門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部署會上,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蒙徽對本報推動的“愛心飲水站”活動表示肯定。
“愛心飲水站”閃現文明之光
自今年7月開始,在市委文明辦的倡議支持下,在廈門日報的持續推動下,“愛心飲水站”開始向全社會發起征集。短短的時間內,就有多個單位商家熱烈響應,在全廈門范圍內掀起了一股全新的愛心風潮。
一個示范鎮、一座示范島、一條示范街、一些示范商家——以這“四個示范”為著力點,逐步帶動全市飲水站的拓展落成。截至目前,廈門已有上千個“愛心飲水站”。
“這項活動吸引市民積極參與,讓市民在活動中受教育。”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部署會上,“愛心飲水站”活動受到肯定,“發動市民群眾自覺參與維護公共環境衛生的工作,在全社會進一步弘揚尊重環衛工人的勞動成果,講文明講衛生的良好風尚。”
愛心飲水站也得到全國目光的關注——8月14日,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第一時間》欄目介紹了廈門市開展的“愛心飲水站”征集的先進做法。
溫暖并未停歇,愛心不曾止步。11月初,市委文明辦和本報又共同舉辦座談會,推進促成了“愛心飲水站”的一次全新升級。
熱飲和倡議書,隨著廈門日報送到每一位讀者市民的手上,讓這座文明城市里的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愛心飲水站”背后涌動的文明之光。
報道市容亂象獲相關部門重視
除了“愛心飲水站”活動,本報近期集中對廈門市容亂象進行的系列報道也在會上受到表揚。
從11月4日起,本報連續幾天對電動三輪車占道擺攤、逆向行駛等問題進行深入報道,廈門警方立即行動,加大了對違規電動三輪車和小貨車的打擊力度。
11月20日起,本報連續對夜間燒烤攤占道經營,帶來垃圾成堆、油煙擾民、油污滿地以及垃圾土頭亂堆放、“門前三包”不落實等亂象進行了系列報道。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市創建指揮部辦公室主任黃鶴麟在會上發言時說:“這些都是市民群眾投訴反映的熱點問題,廈門主要媒體發揮了媒體點評的有力作用。”
【行動】
本報持續曝光推動
城管重拳出擊 整治“臟亂差”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記者吳海奎)昨日,記者從市城市管理執法局獲悉,該局已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市容環境專項整治行動,為期三個月,整治的目標是“盡快扭轉市容環境臟亂差現象”。此前,本報對市容環境問題進行了系列報道,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這次專項整治行動措施的出臺。
從11月4日開始,針對市民投訴焦點,本報連續發了十多篇報道,集中曝光市容環境問題,包括電動三輪車和小貨車改裝成攤位進行占道經營、土頭垃圾亂傾倒、夜間燒烤攤占道經營油煙擾民等問題,引起市民強烈反響。
此次專項整治行動的重點,幾乎涵蓋了本報曝光的問題。整治重點包括:占道經營、流動攤販、露天燒烤、跨店經營、“三亂”等違法行為;建筑工地圍墻、圍擋不規范,渣土車污染路面等違法行為;擅自破路施工、隨意堆放建筑垃圾、傾倒建筑廢土等違法行為。
專項整治行動從2014年12月1日持續到2015年3月1日,為期3個月。
按照市城市管理執法局的要求,整治方法包括加強日常巡查執法管理、開展集中整治行動、開展聯合執法行動等,還特別要求,對屢教不改的違法行為,要及時在媒體上曝光。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2-04福清愛心女路遇老伯叫賣果子貍 花錢買下后放生
- 2014-12-02南安碼頭鎮:奉獻愛心 你我同行
- 2014-11-29老人遇車禍受傷急需AB型血 老人家屬懇請愛心人士伸援手
- 2014-11-27呂云娥:最美夕陽紅 愛心暖社區
- 2014-11-26鐵城愛心進社區 便民服務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