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家是湖美庫區移民,用政府的賠償款在城東村買了套房子。施麗琴和丈夫小劉做些小買賣,整天往各鄉鎮跑;公公和婆婆不時出去打點臨工;年邁的祖母身體還硬朗,在家照顧著兩個孩子。一家人其樂融融。
2013年3月9日中午,小劉搬運貨物時突然暈倒在地,不省人事。原以為中暑,但縣醫院醫生卻告訴施麗琴,小劉是腦血管出問題,病情非常嚴重,需要馬上做開顱手術,才可能保住性命。
聽到這晴天霹靂,施麗琴不敢相信是真的,和公公一起立即將小劉送進三明市第二醫院。經檢查,丈夫被確診為腦血管畸形爆裂,出血量很大,生命垂危。醫生告訴施麗琴,即使搶救過來,蘇醒的幾率非常低,可能會變成植物人,需要長期照顧。
“只要有一絲的希望,都要幫我竭盡全力搶救。”愛情的力量是偉大的,施麗琴無論如何也不愿就這樣失去深愛的丈夫,她歇斯底里地要求醫生極力搶救。
醫生幾天幾夜搶救,終于把小劉從死亡邊緣拉了回來,他在ICU病房呆了20多天后才轉到普通病房治療。丈夫命保住了,但卻一直處于昏迷狀態、沒有任何意識。在醫院里,施麗琴和公公小心翼翼地照顧著丈夫,不敢有任何疏忽。為了省點錢,晚上她都是躺在病房的地板上睡。花費了近30萬元,能借到錢的親人都借遍了,再也湊不到錢。2013年8月5日,施麗琴為處于輕度昏迷的丈夫辦理了出院手續。
禍不單行。2013年10月3日,公公外出打工,不慎從高處墜落,不治身亡,這個家雪上加霜。家里沒有一個男人,怎么生活?施麗琴欲哭無淚,感覺天要塌下來一樣,腦袋一片空白。婆婆屢受打擊,雖然才46歲,一年間就兩鬢斑白,十分蒼老;身體每況愈下,胃潰炎、血管老化、頭暈頭痛,由于病魔纏身,在家里曾多次暈倒,需長期服藥。
在親人的幫助下,處理完公公的后事,瘦弱的施麗琴化悲慟為力量,堅強地撐起了這個家。照料丈夫很辛苦,一天五次喂飯、一次洗澡、十二次翻身、三次做康復活動、從房間背到陽臺、處理大小便,還要上街買菜、料理家務、送女兒上幼兒園。一天下來,施麗琴累得連氣都喘不過來。
病人躺久了身上會長褥瘡,施麗琴按照醫生的吩咐,每隔兩個小時就給丈夫翻身一次。“醫生和護士都曾和我說過,我丈夫隨時都有去世的可能。為了看著他能多活一天,我每天晚上總是堅守到十二點,幫他翻身后我才躺下。”第二天早上,經常困得睜不開眼睛,但想到家人要吃飯,丈夫要護理,施麗琴咬咬牙,還是按時起床。
“一家人的生活還不是問題,負擔最重的是照顧丈夫,他100多斤重,我一個人根本沒辦法把他從床上背起來。”施麗琴一臉的無奈,“自己苦點、累點沒什么,最擔心的是丈夫感冒發燒,我無法把他背到診所去,只能自己在家里備些常用藥,只有病情嚴重時才請醫生來家里給他看。”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施麗琴的精心護理下,丈夫的身上沒有長過褥瘡,大腦開始慢慢有了意識,有時會聽懂她說的話,甚至會用單個字回答問題。每當聽到丈夫的聲音,施麗琴百感交集,激動萬分,她多希望丈夫能像電視劇里演的那樣,突然有一天恢復成正常人。
施麗琴無法去上班掙錢,現在家里只能靠政府低保金和公公去世的賠償金生活,一家人很少買衣服。施麗琴說,自己也很想趁空隙時間找點活帶到家里來做,賺點錢補貼家用,但找不到適合的活兒。
??? 為了照顧丈夫,施麗琴付出了不少艱辛,一年多來曾兩次因勞累過度病倒,住院治療。周圍的不少人被施麗琴的行為深深折服,投來同情、贊賞的目光;也有人認為施麗琴年紀輕輕,在這樣的家庭里生活是耽誤青春,勸她趁早改嫁。施麗琴卻很堅定:“這個不幸的家庭需要我,我也從來沒想過要離開這個家。”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1-27病重老人深夜獨坐街頭 暖心好人陪伴送其回家
- 2014-11-25請為好人點贊
- 2014-11-25讓“好人會有好報”成為社會的一面鏡子
- 2014-11-25好人邵建波用大愛推動社會的文明
- 2014-11-25"好戰士"榮登"好人365"封面人物 福建全媒體融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