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1月28日訊(通訊員:劉建奎)10月13日,中央文明辦在張家港市召開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現場會,武平縣有幸列入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并參加會議。會后,武平縣抓住機遇,積極行動,迅速部署,采取有效措施認真貫徹落實,揚起文明創建新風帆。
召開會議,統一認識。11月24日下午,縣委書記、縣文明委主任王建生主持召開縣委常委(擴大)會議,提出以張家港市為標桿,抓好武平縣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會議認為,武平縣經過多年深入開展文明縣城創建活動,初步建成了一個整潔、有序、文明、和諧、繁榮的閩粵贛邊山水園林式生態型中心縣域城市,成績來之不易,更需倍加珍惜。下一步,要進一步動員全縣上下,充分認識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重大意義,持續加大文明創建力度,在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加強科學規劃、提高管理能力、改善城鄉面貌、統籌城鄉發展、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推進城鄉社會保障一體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實現新突破,扎實推進全縣文明創建工作再上新臺階,確保到2017年成功獲評全國縣級文明城市這一更高榮譽。
組織學習,汲取經驗。為了讓干部有更加直觀的認識,學習考察先進城市的創建工作,提高自身創建水平,武平縣組織干部赴福州市、沙縣、三明市等創建基礎較好的城市,深入學習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先進經驗,實地感受先進城市持之以恒抓創建,認識自身存在的差距。在理論學習方面,將舉辦“梁野講壇”,邀請有造詣的精神文明創建專家作“深化文明創建”專題報告,從理論的層面深入學習和探究黨中央堅持兩個文明一起抓,引領文明城市創建、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潮流。
謀劃思路,樹立品牌。根據《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和會議精神,成立文明縣城規劃工作小組,研究制定新一輪(2015-2017)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規劃,分析存在問題,明確創建路線圖、任務書、時間表,有序推動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并將創建規劃列入“十三五”發展規劃和縣委縣政府的工作要點。立足武平實際,武平縣今后著力打造以下四個品牌:一是打造以道德建設為重點的“好人之城”;二是打造以百家姓文化為重點的“文化之城”;三是打造以園林綠化為重點的“生態之城”;四是打造以綜治建設為重點的“平安之城”。
理順體制,細化責任。根據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指標要求,以及武平縣的三年創建規劃和年度創建計劃,制定創建工作的具體實施方案,明確創建指導思想、創建目標、工作措施、工作步驟。按照“誰分管誰負責”的原則,分解《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的各項指標任務,列出具體的工程項目和工作要求,強化目標管理,層層落實創建工作責任,并把創建文明城市工作成效作為考核領導班子政績、干部績效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逐步完善、健全縣級領導掛鉤聯系、現場點評、群眾評議、市民巡訪、媒體監督等制度,及隨機暗訪、坐公交車、騎自行車等方式督查制度,確保文明城市創建常態長效和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武平縣委文明辦供稿)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