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為友誼之花更絢爛
在醫生眼里,每一名病人長得都一樣。醫生記住病人的唯一方法,就是病人的疾病。然而在病人眼里,醫生的形象刻骨銘心。
援外39年來,福建醫生在受援國當地群眾心中的地位越來越高。應敏剛有過這樣的親身經歷:“我去當地超市購物時,時常會有當地人主動上前幫忙推車。一開始很不解,后來才知道,他們曾經是我的病人,他們在用這種方式表達謝意。”
一名病人曾患有前列腺癌,在高祥勛的手上成功做了手術后,感動之余病人將此事報告給博茨瓦納總統。后來,高祥勛所在團隊里有隊員家屬赴博探親,這名病人總是盛情邀請隊員及家屬到他的農場做客;病人的女兒結婚,又邀請高祥勛參加婚禮,奉為上賓。
第十二批援博茨瓦納醫療隊隊長、針灸組隨隊翻譯鄭伯壎,和當地衛生部的官員結為好友,并在醫療隊的不懈地努力下,在博茨瓦納衛生部及國內各部門的配合下,將首都瑪麗娜醫院一位骨外科醫師送往福建醫科大學攻讀骨外科研究生學位。
這是首位博茨瓦納的醫師前往中國攻讀醫學學位。博國醫師前往中國深造的一事,在博茨瓦納產生極大的影響。而這位在福建學習生活的研究生,對中國人民、對福建人民、對中國援博醫療隊充滿了信賴和愛戴。
這樣溫馨的例子不勝枚舉。采訪中,三明市第一醫院針灸科副主任醫師辜建明的一句話令人印象極深:“病人因醫生治好病而喜悅,這對于我們來說見得多了。醫生最耿耿于懷的,反而是那些因為貧困而無力治病,或者因為治病而返貧、被迫放棄治療的人,那會讓我深深自責。如果我的能力更高一些,也許他們就快一點治愈,不至于放棄。”
這樣的情懷激勵著一批又一批福建醫生努力奮進,不斷用更博大的愛心、更高超的醫術為受援國提供醫療服務。
采訪中記者得知,我省第十四批援博茨瓦納醫療隊,將首次為受援國提供心臟外科團隊和婦產科團隊服務。隊長陳烈平透露:“一直以來,博茨瓦納有限的醫療條件和醫療水平,讓心臟手術病人不得不前往南非治療,所有費用卻由博茨瓦納承擔。而我們的醫療團隊進駐,意味著該國中小型心臟手術和幾乎所有的婦產科手術都將由福建醫療隊在當地醫院完成;重大、復雜的心臟手術也可以擇期由我們專程派遣專家過去,在團隊配合下完成。”
記者從省衛計委對外合作處獲悉,我省援外醫療隊伍正在不斷壯大,援博茨瓦納醫療隊從最初的13人發展至現在的46人;從最初派遣全科醫生到現今派遣專科醫生和專科護士;從早期開展大內科、大外科診療服務,到如今提供神外、心胸、泌尿、耳鼻喉、骨外、眼科等更為高精、細化的醫療服務。福建醫療隊已成為受援國不可或缺的重要醫療力量。
近年來,援外醫療隊創造條件,開始在受援國開展腔鏡手術,因創面小、愈后好,廣受病患歡迎。此外,泌尿外科開展的前列腺癌根治術+盆腔淋巴清除術,普外科開展的巨大腫瘤摘除術,骨外科開展的顯微斷肢再植術、高齡病患人工股骨頭置換術等諸多技術,均填補了受援國當地的空白。
援外的日日夜夜,福建醫療隊隊員展示出的是中國人民熱愛和平、珍視生命的良好形象,收獲的是受援國群眾深深的情誼。今后,將有更多的福建醫生踐行“不畏艱苦、甘于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中國醫療隊精神,譜寫更加精彩的人生。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