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聲
●八馬茶業廈門區域人力資源總監楊燦霞:除了廈門,我們也將活動進一步倡導到全國各地。現在一些北方地區的加盟商,也加入到“愛心飲水站”的隊伍中,服務當地的環衛工人。
●市市政園林局市容市政管理處處長熊俊驥:“愛心飲水站”這個活動,看起來是個很小的事,但實際上因為這個平臺,引起社會的關注,營造出一種靠大家共同把環衛工作做好的氛圍。
●鼓浪嶼街道辦副主任傅堅:在倡導“垃圾不落地”這件事上,現在只是從志愿者這塊上加大宣傳力度,輿論監督和處罰上還要有更進一步的機制和措施,配合實施。
●濱海街道辦綜治辦主任鐘振榮:除了正面宣傳,環境衛生問題更多要靠市民內心的自我遵守,但市民游客的素質參差不齊,建議結合正面宣傳和反面監督,曝光不文明行為。
(見習記者 衛琳 整理)
記者手記
一杯水還不夠
記者 袁舒琪 邵凌豐
“愛心飲水站”開展至今,我們親眼見證了“愛心飲水站”從一個設想,化作貼于上千家商戶單位門面的牌匾;我們和環衛工人一起,全程體會了從喝水難,到只要進了“愛心飲水站”,就能喝到飲用水;我們在采訪當中,還看到太多商戶,他們細心為環衛工人考慮,煮茶水,送墨鏡…… 但沉下心來思考:只有一杯水,真的就夠了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常有人說,尊重環衛工人,就是不要給環衛工人添麻煩。所謂“不添麻煩”,其實就是不亂扔垃圾的自律,或是主動拾起垃圾的自覺。仔細想想,這些“舉手之勞”,能夠讓城市的市容市貌保持整潔清爽,也就是不給城市“添麻煩”。城市環境好了,自己所處的環境、空氣也便是上佳,隨時能夠獲取好心情。
說到底,不給環衛工人添麻煩,其實就是不給自己添麻煩——想明白了這點,也就更能設身處地為環衛工人著想,更多一份平等與尊重,更添幾分包容與理解。
是的,光有一杯水還不夠。我們還能做的是從我做起,讓這樣的自律自覺在城市里傳遞。
倡議書
尊重環衛工人勞動成果,自覺做到“垃圾不落地”,讓環衛工人“少彎一次腰,少流一滴汗”;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實現門前凈化、綠化、美化;人人爭當最美廈門人。自覺抵制和勸導各種不文明行為,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積極參與家園清潔行動,人人講文明,塑造美麗心靈,爭當最美廈門人。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1-12石獅發起“愛心絲帶飄遠方”活動 把愛心用到最實處
- 2014-11-10大學生直腸癌晚期 千名同學拍“愛心”掃碼募捐
- 2014-11-10海滄愛心驛站啟航 兩岸愛心人士共圓“微心愿”
- 2014-11-10海滄愛心驛站啟航 兩岸愛心人士共圓“微心愿”
- 2014-11-07愛心人士為她建新房 連城爬行媽媽住進新家
- 2014-11-07為農民工子弟建“愛心圖書室”
- 2014-11-06服務專車駛出一條愛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