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
成立愛心聯盟 溫暖寒冷冬季
會上,“愛心聯盟”正式宣告成立,周育輝作為單位、商家代表宣讀了倡議書。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委文明辦主任黃鶴麟在總結發言中指出,成立“愛心聯盟”是一個全新的開始,接下來要繼續倡導“垃圾不落地”,創新執法方法、加大執法力度,更進一步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對各種不尊重環衛工人的不文明行為,除進行抵制和勸導外,更要加大曝光力度。希望通過愛心飲水站的小窗口,帶動廈門文明創建的新提升。
綜合大家的意見建議,廈門日報社黨委副書記、總編輯江曙曜在會上發起了“愛心聯盟”的“冬季行動”:天氣漸冷,倡議愛心飲水站的單位商家們,為環衛工人提供一杯熱飲,讓關愛與溫暖,在冬季持續。
江曙曜同時對活動的精神內核進行了總結。“愛心飲水站不只是一個站,它是一種形式,更是一種關愛、一種情懷、一種風氣。”他說,活動開展至今,其精神內核早已跳出飲水站本身——不只是帶來了禮遇環衛工人的濃厚氛圍,更進一步推動了市民與環衛工人之間,更深層次的互相包容和理解,最終讓“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成為社會風尚。
獻策
規范管理促發展 倡導垃圾不落地
愛心飲水站如何“轉段升級”,座談會上,大家展開了熱烈的交流。持續發展、禮遇環衛工人、自律自覺“垃圾不落地”、對不文明行為加大執法力度……大家深度討論如何通過愛心飲水站的載體深化文明創建。
灌口個體勞動者協會會長周育輝說到了鎮上的一個細節,“現在很多沒掛牌的商家,也會主動給環衛工人提供方便。”這種從無到有、從被動到主動禮遇環衛工人的變化,周育輝歸功于愛心飲水站,“活動這么好,重在持續,千萬不能一陣風。”他建議,通過市級商會繼續發動更多商家加入,壯大隊伍。
思明區文明辦主任王一青說,最重要的是,要以愛心飲水站帶動商家形成自律氛圍,減少垃圾落地,進而帶動市民、游客,使垃圾不落地。廈門茶葉進出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志雄則進一步提出,希望每個人都來能夠形成“自覺”,把身邊的垃圾主動、及時撿起來。
來自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的劉丁林說,“門前三包”停留在形式上的多,落到實處還不夠,對一些不文明行為,要從宣傳勸導、監督檢查、加大執法處罰等多個環節上著手加強。他的建議也得到了多名與會嘉賓的支持——落實行之有效的配套措施和相應的約束機制,相關部門聯動監督、執法部門加大處罰,才是對環衛工人的最大支持。
關愛
千家商戶加入 形成良好風氣
自今年7月開始,市委文明辦聯手本報征集愛心飲水站,幾個月來反響熱烈,隊伍數量持續壯大。千余家愛心飲水站加入,由市區到城鎮、從島內到島外,愛心飲水站成為傳遞關愛、展現互助的載體,溫暖整個鷺島。
環衛工人代表鄭瑞明在會上說起一件小事。 10月5日下午,他的同事甘勇生在鼓浪嶼復興路上打掃衛生時,不慎被垃圾中掉出的碎玻璃割傷腳踝,瞬間血流不止。附近一家愛心飲水站商戶老板看見了,“他搬來椅子讓甘勇生坐下,拿來清水和毛巾,先簡單清洗、包扎傷口,還拿來一條新毛巾給他擦汗,端來溫糖水陪他等醫生。”鄭瑞明感慨地說,愛心飲水站帶給環衛工人的,遠不只是一杯水、一張椅和一個歇腳處,更多的是關愛與互助。環衛工人林永珍則覺得,愛心飲水站讓今年夏天與眾不同,“愛心飲水站不只是解決實際問題,還讓我們感受到全社會的關心和溫暖,工作起來更有勁。”
與會代表認為,愛心飲水站的發展,配合《廈門日報》持續報道,已初步形成良好風氣,喚醒了人們對環衛工人的尊重,也展示了參與單位商家的社會責任感。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1-12石獅發起“愛心絲帶飄遠方”活動 把愛心用到最實處
- 2014-11-10大學生直腸癌晚期 千名同學拍“愛心”掃碼募捐
- 2014-11-10海滄愛心驛站啟航 兩岸愛心人士共圓“微心愿”
- 2014-11-10海滄愛心驛站啟航 兩岸愛心人士共圓“微心愿”
- 2014-11-07愛心人士為她建新房 連城爬行媽媽住進新家
- 2014-11-07為農民工子弟建“愛心圖書室”
- 2014-11-06服務專車駛出一條愛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