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和愛心企業在新房外合影
海西晨報11月7日訊(特派龍巖記者 廖燕妮)連城縣四堡鄉有位母親叫童清香,自幼患有嚴重的肢體殘疾,加上智力低下和語言障礙,只能靠爬行度日,被稱為爬行媽媽。童清香有個女兒,兩年前離家打工后就失去了消息,她守著家里惟一的危房,每天都爬到門口盼著女兒歸來。昨日,童清香搬進了諸多愛心人士為她建的新房。
爬行媽媽自食其力
昨日,記者來到連城縣四堡鄉田茶村參加童清香新居的喬遷儀式。童清香今年44歲,因手腕僵硬內彎,腳上殘疾,從小她就只能靠著手臂在坑坑洼洼的泥地上匍匐挪動。一位村民告訴記者,童清香20多年前因殘疾被家人拋棄在馬路邊,村里一名鄒姓拾荒者將其帶回家組建家庭,隨后生了個健康的女兒。
女兒5歲那年,鄒老漢因病去世,留下母女倆。為了拉扯女兒,她每天忍痛從房間爬到大廳,扶著凳子淘米做飯,兩人住的是一間常年漏雨、四處漏風的危房。“下不了田,靠低保撐著,鄰居經常送些菜給他們加餐。因身子不便,床頭放著一個解決大小便的桶,我們幾天過來一次幫她清理。”村民說。
童清香以前居住的漏雨漏風的危房
女兒離家兩年終歸來
終于將孩子拉扯到初中畢業。或許是想逃離這個讓她不堪的家,女兒鄒金秀外出打工,之后,鄒金秀音訊全無。
女兒一離家就是兩年,童清香雖然智力有缺陷,但對女兒的思念絲毫不少。每天天一亮,她就爬到門口,望著村道的方向,盼著女兒回家。去年8月,正能量公益平臺自愿者了解了童清香的情況后,給予她經濟上的支持。志愿者告訴記者,每次來看望童清香,她都念叨著:“女兒,回來過年。”
今年1月28日,鄒金秀看到了媒體的報道,從漳州打工的餐館請假回家陪母親過年。村民鄒大爺說,童清香開心得像個孩子,盼了兩年的女兒終于回家,當地村民和志愿者們都松了口氣。
愛心人士為她建新房
看著童清香那間危房,正能量公益平臺將其列入“愛心筑巢”行動。今年3月,籌到的10多萬元善款開始用于童清香母女的新居建設,經過近7個月的時間,昨日,童清香搬進了新家。龍巖市中小企業發展商會為她送來了家具、家電等,女兒鄒金秀年后又回廈門打工,這次搬家因有事沒能趕回來。童清香笑得很開心,對著大家連聲說:“住進新房子很高興。”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1-07為農民工子弟建“愛心圖書室”
- 2014-11-06服務專車駛出一條愛心路
- 2014-11-05福清41名村女組"愛心媽媽幫幫團" 給留守兒童當"媽"
- 2014-11-05志愿者獻愛心
- 2014-11-03海滄將建兩岸義工聯盟愛心驛站 共繪環保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