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參與接生上百人 泉州援藏女醫生的艱辛與感動 2014-11-07 10:45:41 來源:泉州晚報 我來說兩句 |
吳春春經常帶隊下鄉義診 為救人24小時待命 常凌晨獨自行夜路 和救人一樣重要的是,要讓更多醫生學會去救人。 吳春春認為,剖宮產是產科急救中一項非常重要的手術方法,但作為產科醫生,不僅要具備剖宮產手術技術,更重要的是,應該具備產程觀察及異常產程處理、陰道助產技術。然而,當地婦產科醫護人士缺乏相關經驗,產婦生產只能是“自然產”,如果有異常,不敢開展手術,只能送地區醫院。 吳春春感到,要在短短半年時間內帶領一個沒有任何手術、產程觀察經驗的團隊,初步掌握相關知識,除了理論培訓外,就必須盡快讓他們從來就診的每個產婦身上獲得臨床經驗。在實施各種手術、操作過程中,將各種婦產科操作、手術技巧傳授給當地醫生,如清宮術、引產術、人工破膜術、徒手取胎盤術、產鉗陰道助產術、會陰裂傷縫合術等,一邊操作演示一邊向當地醫生講解、傳授,后來是手把手指導,直到最后他們能獨立完成,對當地醫生完成了傳、幫、帶的銜接。 多留住一些病人,就可以讓當地醫生多一些臨床經驗。“只要有病人需要,24小時都可以通知我。”吳春春跟同事說。 2014年4月下旬一個凌晨,4點左右,正在睡夢中的吳春春被一個電話吵醒,“喂,吳醫生嗎?這里有一個產婦大出血休克,你能過來一下嗎?”吳春春二話不說,就起床趕緊往醫院跑。 當時,援藏醫生的宿舍離醫院有1公里遠,一路沒有路燈,黑漆漆的,路上也沒有任何人,只有野狗的叫聲。在這樣的夜里,即使一個男人走在街上,也會覺得恐怖。然而,吳春春顧不了那么多,她一心想著搶救病人。等到搶救完病人,想想當晚的經歷,她自己也佩服自己,怎么會有那么大的勇氣。 之后,她總是每天24小時待命,無論周末還是假期。半年內,像這樣夜間出診就有10多次。后來,當半夜走在回醫院的街上,她已經不再害怕。而那些醫生也初步學會了產程觀察和普通的手術。 |
其它熱圖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