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多次下坦洋村 提生態致富助村民圓夢
推動立法 讓生態農業、環境保護有法可依
在坦洋村大力推動生態農業發展,只是習近平在福建從政17年中,倡導保護農業生態和建立長效機制的一個縮影。
離開寧德后,習近平仍然大力推動農業生態保護立法。2002年,在習近平任福建省長期間,福建省人大常委會通過了《福建省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條例》,以法律的形式,進一步推動了保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防治農業生態環境污染,綜合開發與合理利用農業資源,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等一系列農業生態保護的立法,讓福建省的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走上了法制的軌道,讓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做到有法可依。
而寧德的干部,也是一任接著一任,不遺余力地推動寧德市生態農業的發展。
時至今日,寧德市因地制宜發展生態農業,茶產業已成為寧德市的支柱產業,也成為實現農民增產增收的重要渠道,更成為生態農業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寧德市茶園面積達到96.8萬畝,茶葉產量8.08萬噸,全市茶園面積和產量均占全省近1/3,位居全國茶葉主產區前茅。
“聲音”
加快完善生態農業法律體系
眾所周知,發展生態農業,是推進鄉村現代循環農業建設發展的重要舉措,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體現。
“只有隨著生態農業配套法律體系的越來越完善,生態農業的發展才能更好實現穩定、健康的發展。”福建許多高校學者指出,完善的法律體系是生態農業發展的基礎和重要保障,建議加快建立一套較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可細化到種子管理、肥料管理、垃圾處理等生態農業管理辦法。比如,德國的農業發展就有一套較完善的法律、法規,一般農產品種植必須遵循7項法律法規,比如種子法和物種保護法、肥料使用法、自然資源保護法、土地資源保護法、植物保護法、垃圾處理法、水資源管理條例。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4-10-30清新福建 生態八閩——福建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向縱深推進
- 2014-10-28泉港實現國家級生態鄉鎮全覆蓋
- 2014-10-27東山縣實施《率先建成全國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方案
- 2014-10-20莆田:推進產業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共生共融
- 2014-10-13石獅7個鎮全部被授予“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