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汀縣河田鎮露湖村石壁下水土流失治理前后對比圖。
滄海桑田
——長汀人牢記囑托,以“滴水穿石”精神成就了我國水土流失治理的典范
長汀縣策武鎮南坑村。平坦寬闊的村道旁清溪潺湲,水車徐轉,一排排帶著明顯客家建筑風格的農民別墅沐浴在煦暖的秋光里。
“山上沒資源,人均八分田,砍柴賣草換油鹽,養一頭豬等過年?!被貞浧疬^去的生活,南坑村黨支部書記沈騰香不勝唏噓。
這里曾經是水土流失重災村。直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這個村子周圍還是光禿禿一片,除了幾棵高不足1米的“老頭松”,漫山遍野都是極度貧瘠的風化粗砂土。“不少村民最盼下雨,因為頭天下大雨,第二天就可以去河里撈沙,撈22擔裝滿一手扶拖拉機能賣3塊錢。”村里的老人回憶道。
因為缺乏燃料,村里制定了嚴苛的村規民約:誰上山打枝砍柴被發現,就要殺家里最肥的一頭豬,分給全村人吃。但還是有不少人趁著夜色偷偷去砍柴,拿回來不敢晾曬,只能藏到床底。
為解決群眾燒柴問題,政府開始發放煤炭補貼,讓大家改燒煤球,并號召大家大種大養,在山上開荒種果。
由于土地貧瘠,每種一棵樹都要挖一立方米的穴,填六擔好土,施六擔農家肥、一公斤磷肥、一公斤復合肥。黨員干部們帶頭,以“螞蟻啃骨頭”的韌勁堅持下來,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默默耕耘,硬是將昔日的荒山禿嶺變成了花果山,南坑也由以前的“難坑”變成了富坑,成為遠近聞名的“閩西銀杏第一村”和全國文明村。
南坑之變,正是長汀干部群眾數十年來“滴水穿石,人一我十”堅持不懈治理水土流失的真實寫照。
“守土有責,寸土必爭”,這是歷屆縣委和縣政府響亮的施政宣言。“斧頭收起來”,“鋤頭扛起來”,長汀干部群眾頑強奮戰,愈戰愈勇,生態保護、恢復與綠色產業開發并舉,打響了一場治山治水奔富裕的持久戰。
“斧頭收起來”。2000年,時任長汀縣長簽發了《封山育林命令》——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該縣僅有的兩個縣長令之一??h里建立了《關于護林失職追究制度》、《關于禁止砍伐天然林的通知》等一系列保護生態的規章制度,并實行群眾燃料補助制度,引導農民以煤代柴、以沼代柴、以電代柴,當地群眾告別了延續數千年燒柴草做飯的歷史。
結合“造福工程”,長汀縣還實施了生態移民搬遷安置,以減輕水源地和生態脆弱地區環境承載壓力,6萬多人告別了困守大山的苦日子。
與此同時,“鋤頭扛起來”也如火如荼進行。長汀群眾發揚“干革命走在前頭,抓生產力爭上游”的老區精神,在水土流失區發展果業、養殖業和農副產品加工業,推進產業發展與水土流失治理的有機結合,以生態恢復帶動群眾致富。賴木生、馬雪梅、黃金養、劉靜美、賴春沐等一大批“當代愚公”不斷涌現,以“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勇氣,讓一片片過去“不聞蟲聲,不見鼠跡”的不毛之地重披新綠……
記者驅車來到策武鎮策田村“種果大王”、全國勞模賴木生的果場。管理房內,一幀習近平同志親臨果園視察時與他的合影格外引人注目。說起這張照片的來歷,賴木生十分激動:“當年如果不是習省長的鼓勵,我就不會開發出這片果林了?!?/p>
賴木生是長汀縣大同鎮新民村人。1981年起就開始承包荒山種果樹,到1994年已達150畝,果山的收入讓他成為村里遠近聞名的萬元戶。1995年,賴木生在縣里相關部門的支持下,投資40萬元在河田水土流失區種下500多畝板栗,帶動村民發展了萬畝板栗基地。
1999年11月27日,習近平到長汀考察水土保持工作時,參觀了賴木生在河田鎮長坑里的果場??吹綕M山的果樹,“習省長非常高興,讓我和他在果樹前來了張合影,還鼓勵我要繼續發展,擴大規模,帶領別人一起致富,治理水土流失。”習近平的鼓勵讓賴木生干勁十足,當年底,他就從河田轉戰策武,在水土流失區承包了700畝荒山,種上了板栗、油萘、水蜜桃等。
如今,富裕起來的賴木生,聯合省、市勞模,成立了賴木生工作室,義務為農民舉辦培訓班,把果樹種植經驗和技術整理成小冊子印發給村民。他說:“我要牢記習總書記的囑咐,帶動越來越多的鄉親參與到開荒種果和治理水土流失工作中去。”
“滴水穿石,人一我十”,長汀堅持“政府主導、群眾主體、社會參與、多策并舉、以人為本、持之以恒”,形成了一整套有效的做法與經驗。
30年來,長汀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62.8萬畝,減少水土流失面積98.8萬畝,森林覆蓋率由1986年的59.8%提高到現在的79.4%,植被覆蓋率由15%-35%提高到65%-91%,實現了“荒山—綠洲—生態家園”的歷史性轉變。
習近平為推動長汀水土流失治理傾注的心力,長汀人民始終感念于心。
2004年6月10日,長汀人民給已調往浙江工作的習近平捎去一籃楊梅,請老省長品嘗,這楊梅正是產自昔日的水土流失區。他們在信里說道:“衷心感謝您把治理我縣水土流失區的問題,作為當年福建省為民辦實事的一大項目,傾力支持,終見成效。如今,該地區水清了,山綠了,果實掛滿枝頭,長汀人民經常惦念您。歡迎您今后有機會再到長汀老區來指導。”
習近平當天即回信:“欣悉你縣幾年來全力開展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并取得了較好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我感到由衷的高興。1983年,按照項南書記的要求,長汀開始對水土流失問題進行治理,這幾年繼續加大了治理的力度。經過多年的努力,如今長汀的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希望你們再接再厲,以全面根治為目的,切實把這一工程抓緊抓實抓好,把長汀建設成為環境優美、山清水秀的生態縣?!?/p>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0-30清新福建 生態八閩——福建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向縱深推進
- 2014-10-28泉港實現國家級生態鄉鎮全覆蓋
- 2014-10-27東山縣實施《率先建成全國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方案
- 2014-10-20莆田:推進產業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共生共融
- 2014-10-13石獅7個鎮全部被授予“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