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發展環境,提升文明縣城的軟實力
堅持向環境要形象、要效益,努力營造極具競爭力、富有吸引力的發展環境。
沙縣政府門戶網在線訪談欄目
沙縣城市管理110、項目110、啟動儀式
優化政務環境。開展縣委權力公開透明運行試點工作,深化縣委領導班子內部制度建設,建立健全縣委工作制度,精心打造“項目服務110”、“城市管理110”、“信訪聯調110”等三個聯動平臺,以“四帶真誠為民、三聯真心服務”為載體,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推行“三聯”服務群眾機制,實行村民事務代理制度,完善政務中心建設,建立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規范招投標管理,清理審批事項壓縮審批時限,打造服務優、效率高、清正廉明的政務環境。全縣39個部門的總審批時限縮短了64.9%,成為全省審批時限最短的縣份之一。
優化法制環境。深入開展“法律六進”活動,精心打造了全縣性法制教育基地、法制宣傳長廊、法苗校園法制基地,利用縣電視臺《虬城普法》、縣廣播電臺《政法視線》、《沙縣普法網》、“沙縣依法治縣辦”微博等平臺,組建普法聯絡員隊伍、普法宣講員隊伍、普法志愿者隊伍,推動普法工作向縱深發展,提高全民學法用法的意識。目前,全縣有法律援助中心1個、法律援助工作站23個、基層法律援助聯絡點184個。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活動,全縣國家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1個、省級6個、市級10個、縣級107個。
優化市場環境。深入開展“誠信教育”、“誠信做產品”、“四個一”等誠信宣傳教育,大力實施“質量強縣”和“誠信沙縣”建設,成立沙縣誠信促進會,建立沙縣融資性擔保業務監管聯席會議制度、肉品質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統、小吃配料監管平臺,以醫療衛生、小吃等行業誠信建設為示范,推動行業文明創建。目前,全縣共評出“守重”企業28家、“誠信維權單位”34家、信用園區1個、信用鎮1個、信用村56個、信用街1條、信用戶7561戶,誠信用工企業18家,涌現了崔社會、范一平、羅增壽等一批誠信先進典型,誠信守信環境日益形成。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