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0月24日訊 10月11日,廈門市“文明餐桌行動”工作現(xiàn)場會在湖里區(qū)召開。在觀摩環(huán)節(jié)上,湖里區(qū)政府機關食堂“文明餐桌”的做法讓人眼前一亮。
一是全面動員、立體宣傳,營造節(jié)儉惜福的文明餐桌行動氛圍。在食堂餐廳入口處擺設文明餐桌行動溫罄提示牌,在垃圾桶、餐具回收箱旁和排隊區(qū)分別設立了“節(jié)儉惜福、浪費可恥”和“文明排隊、按量取食”的提示牌,餐桌上擺放溫馨提示、道德格言的文明公約桌牌和標注“從我做起、光盤行動”的文明餐桌宣傳單,在餐廳醒目位置張貼及懸掛印有“一滴汗一粒糧”、“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等文明標語,利用LED電子顯示屏滾動顯示“廈門文明餐桌公約”等文明用語來加強文明用餐提示,普及文明餐桌知識、推廣文明餐桌禮儀,帶動廣大干部職工積極參與到文明餐桌行動中來。
二是著眼細節(jié)、變廢為寶,樹立物盡其用的文明餐桌示范形象。合理利用菜品的多種做法、一菜多做,不浪費任何一種菜品。如切下西蘭花莖、芹菜葉、香菜根等邊角料后,腌制成泡菜和咸菜;拋下來的蘿卜皮曬制成蘿卜干;芹菜葉子既可以涼拌,也可以和紅蘿卜一起炒,還可用做成包子餡;將豆?jié){、豆腐腦剩余殘渣制成食物;肥肉既可以用來煉油,也可用來炒菜,不僅節(jié)約了炒菜的油,也讓員工感覺不到肥肉的油膩;還將蒸魚的醬汁留起來當作輔助佐料,讓廣大干部職工根據(jù)自己的口味進行調味,使飯菜更可口。二是充分利用殘根菜葉、食品殘渣、蛋殼及骨頭進行微生物處理,產生有機肥料;為行政中心增加綠地、美化環(huán)境,這樣既環(huán)保又做到了資源再利用。
三是推陳出新、銳意進取,探索與時俱進的文明餐桌行動模式。為進一步落實好文明餐桌行動,食堂抓好常態(tài)化管理,始終保持不懈怠的勢頭。為提高食堂文明餐桌的創(chuàng)建水平,在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一方面大膽改革創(chuàng)新,將文明餐桌素養(yǎng)與文化氣息有機結合,把文明餐桌術語變成文化藝術作品懸掛于餐廳內,讓廣大干部職工在欣賞書畫藝術作品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受到文明教育;另一方面還經常帶員工走出去,與相關行業(yè)人員交流文明餐桌創(chuàng)建經驗,將好的且新穎的做法引進來,取長補短,為創(chuàng)建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正是由于食堂干部職工持之以恒、扎實有效地開展文明餐桌行動宣傳引導,受到了市文明辦的一致好評,去年被評為首批市文明餐桌示范點“十佳食堂”。(?湖里區(qū)文明辦)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