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期間,去看了許鞍華導演的電影《黃金時代》,這部長達三小時的文藝片講述的是作家蕭紅的一生,充滿了文藝氣息,也給國慶帶來無限的享受。但一個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就是《黃金時代》遭遇了票房滑鐵盧。從而引發一個思考:文藝創作到底應該以什么標準為指揮棒?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唯市場論一度甚囂塵上,成為廣大文藝愛好者的唯一追求。而在這樣的指揮棒下,文藝創作無疑是誤入歧途的。因為市場總是變化萬千,如果跟著市場走,極有可能陷入怪圈。而近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者座談會就指出,文藝不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這可謂擲地有聲,將文藝的方向明晰化,更是給廣大文藝愛好者指明了方向。
創作應該跟著什么走?這是根本的方向問題。“二為”和“雙百”無疑就是最好的方向,但是市場經濟總是沖擊這樣的方針,因為市場之下,人們只講求利益,只追求金錢。就好像《黃金時代》一樣,票房差就被某些人覺得影片差。而這無疑是錯誤的,因為評價文藝作品需要有多維角度,票房僅僅是市場的表達,而其內容如何卻需要大眾評價。
在文藝創作的版圖上,創作者首先需要發自內心的創作,而這需要靈魂的觸動和想象的發揮。王小波的小說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盡管,在他在世的時候不受歡迎,但如今卻證明了其前瞻性。另外,文藝創作者更需要扼住時代的喉嚨,將整個時代的顏色傳遞出來。作家周立波的《暴風驟雨》,趙樹理的《小二黑結婚》這些都是體現時代風貌的作品,也注定能夠流傳很久。
不過,理想與現實總是掣肘的。如果文藝創作者堅持自我和內心,卻獲得不了生存的資本,這也是時代的悲哀。所以,近日關于國家提高文字作品使用標準的信息也被證實。這其實就是為文藝創作者提供物質保障的形式,讓文藝真正文藝起來,不再仰仗市場的臉面,而堅持“二為”與“雙百”有機結合,這才是文藝的真正指揮棒所在,我們也期待這樣的文藝作品問世。(王傳言)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0-13央視聚焦廈門創新城市治理 文藝曾厝垵成生動案例
- 2014-09-30東山縣中興社區舉辦“迎國慶、慶重陽文藝茶話會”
- 2014-09-30仙游縣:鯉南中心舉辦慶國慶文藝匯演
- 2014-09-25讓文藝走向大眾 集美文藝講堂系列公益講座開講
- 2014-09-22文藝作品理應撐起時代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