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15日上午在京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在講話中強調,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從這樣的高度認識文藝的地位和作用,認識自己所擔負的歷史使命和責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努力創作更多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鼓舞全國各族人民朝氣蓬勃邁向未來。(10月15日中國文明網)
我是一名普通的市民,也是一個文藝愛好者,有空的時候,會在網絡上寫一些文字,有時候也會和朋友拍一些微電影,記錄點滴生活。因此,我平時比較關注國家文藝發展,周圍也有不少文藝界的朋友。于是,習主席關于文藝工作的講話,頓時吸引了我。讀著,讀著,我慢慢陷入了深思。
在我看來,習主席的講話既高屋建瓴,又緊接地氣,是向文藝界發出新的號令,也是對全體文藝工作者的殷切期望,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文藝工作的重視和關懷。廣大文藝工作者,一定要認真學習和領悟習主席的這次講話精神,并將講話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迅速行動起來,勇擔時代重任,創作出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吹響“文藝為民”的時代號召,不辜負習主席的期望和人民群眾的期待。
今天,我們生活在偉大的時代,而偉大的時代呼喚偉大的文藝工作者,需要偉大的文藝作品。遺憾的是,我和身邊很多同事、朋友都感覺,盡管我們置身豐富至極的文藝作品中,卻有些四顧茫然,因為我們很難發現文藝經典和文藝大家。不能否認,如今的文藝工作者創作踴躍,積極性高,文藝作品名類繁多,“百花齊放”。但是,真正能震撼人心、催人奮進的作品卻很匱乏,讓人眼前一亮之后終生難忘的作品少之又少。這幾年,一個個我們敬仰的文藝大師先后辭世,許多人都在感嘆我們已經進入了沒有大師的時代。盡管我們也知道文藝界后繼有人,但我們卻擔心他們難以擔當時代的重任。
曾經輝煌的文藝界,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局面?仔細研讀習主席的講話,我們就會找到答案。那就是:在文藝創作方面,存在著有數量缺質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現象,存在著抄襲模仿、千篇一律的問題,存在著機械化生產、快餐式消費的問題。廣大文藝工作者一定要認真反思上述“現象”和“問題”產生的原因,反省自己是否也“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在為什么人的問題上發生偏差”,及時調整文藝創作的心態,擺正自己的位置。并且要在今后的文藝創作時,堅持為人民創作的宗旨,堅守藝術理想,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不斷提高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和自身修養,努力以高尚的職業操守、良好的社會形象、文質兼美的優秀作品贏得人民喜愛和歡迎”。
當然,“人民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文藝創作者要牢記文藝源于人民、為了人民、屬于人民,真正把目光聚焦于人民和生活,歌頌真善美,鞭策假惡丑,在文藝創作時,一定要深入群眾,深入基層,向實踐學習,拜人民為師,與人民打成一片,創作出老百姓新聞樂見的、具有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的優秀作品。
習主席的講話,已經為文藝創作指明了方向,相信我國的文藝創作將更加繁榮,經典和大師將不斷涌現。在這個偉大的時代,文藝工作者使命光榮,大有可為,一定要勇于擔當自己的使命,立足華夏大地,傳承中華文明,講好中國好故事,唱響時代最強音。
這就是我學習習主席講話精神的感受和思考,同時,作為一個年輕的文藝創作者,我也希望自己能夠創造出無愧于時代的好作品,為國家的文藝工作做出點滴貢獻。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鄭修凱)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0-13央視聚焦廈門創新城市治理 文藝曾厝垵成生動案例
- 2014-09-30東山縣中興社區舉辦“迎國慶、慶重陽文藝茶話會”
- 2014-09-30仙游縣:鯉南中心舉辦慶國慶文藝匯演
- 2014-09-25讓文藝走向大眾 集美文藝講堂系列公益講座開講
- 2014-09-22文藝作品理應撐起時代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