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京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的新聞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無論是出席領導的高規格,還是短短三小時的意猶未盡,抑或是媒體網絡披露的些許細節,通過各種渠道廣為流傳,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無限遐想??梢娢乃嚬ぷ鞯匚恢撸绊懼?,和人們群眾心中文藝發展的期盼之切。
透過這些新聞解讀和網友評論,作為同樣從事與文藝沾邊的新聞文化工作者,筆者也深感非常振奮,內心有話說。驚嘆于此次座談會上,無論是習近平總書記,還是發言的文藝界重量級代表,他們都是如此開門見山,直抒胸臆。既高度肯定改革開放以來,文藝創作春天里所取得的累累碩果,也絲毫不回避存在的諸多問題。
拿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叫“有數量缺質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現象,存在著抄襲模仿、千篇一律的問題,存在著機械化生產、快餐式消費的問題。”用著名演員李雪健的發言,叫“一些演員經不起名利的自我膨脹……還有一種怪現象,就是有些作品觀眾一邊看一邊罵,創作者一邊挨罵一邊還掙著大錢。這樣的作品是有經濟效益了,但是社會效益呢?”
應該說這些對話,有共識,引共鳴,都很接地氣,讀來怎不叫人振奮?雖然這看上去只是一場座談會,但卻強勁地吹響了新時期文藝創作號角。新常態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既要有經濟實力強大的物質文明,更要有以文藝繁榮為代表的精神文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也同樣反作用于經濟發展。就社會發展規律而言,物質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后,精神文明必然要發展,而且對物質文明發展有促進作用。更重要的是只有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兩手抓,同進步,才能滿足人民群眾不斷提高的物質文化需求。
“文藝不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社會主義文藝就是人民的文藝,要反映好人民心聲?!薄叭嗣袷俏乃噭撟鞯脑搭^活水,要虛心向人民學習、向生活學習。”……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為文藝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很多具體的辦法。簡言之,群眾觀點是核心,也就是要接地氣。要創作出能反映時代精神的偉大作品,文藝工作者必須深入群眾,貼近社會實際,與老百姓同呼吸共命運,一起奮斗在民族偉大復興之路上,既從中汲取創作營養,又直接了解群眾需求。
因此,只有真正深入群眾路,真正接地氣了,廣大文藝工作者也才是真正投身到民族偉大復興事業中去了。在實現中國夢的道路上,每一個中國人特別是以文藝工作者為代表的精神文明工作者都不是旁觀者,而是記錄者、謳歌者和參與者。攜手讓文藝接上地氣,源源不斷地給力中國夢。 (許益明)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0-13央視聚焦廈門創新城市治理 文藝曾厝垵成生動案例
- 2014-09-30東山縣中興社區舉辦“迎國慶、慶重陽文藝茶話會”
- 2014-09-30仙游縣:鯉南中心舉辦慶國慶文藝匯演
- 2014-09-25讓文藝走向大眾 集美文藝講堂系列公益講座開講
- 2014-09-22文藝作品理應撐起時代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