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南京白下路與長白街交叉路口,一老人過街時和公交車司機發生口角,為討道歉老漢擋車8分鐘造成路堵。有人怪老人不顧別人,有人說司機何必跟老人計較,也有市民說,該路段人行道綠燈與右轉公交車同時綠燈設計不合理!你咋看呢?(中國網)
文明出行和文明駕駛是每一個公民應當自覺遵守的義務。可是在面對不文明行為演變的暴力和蠻橫時人們卻首先要學會冷靜面對,換位思考,用長遠的眼光看待生活。
老漢為討公道堵路8分鐘造成道路堵塞看似情有可原,可是如果每一個人都罔顧交通安全和他人人身安全,非要在大馬路上爭出個勝負才放行,那么這看似忠于文明的行為終究會在自私中顯得特別蠻橫,甚至粗鄙。
在道路四通八達的今天,道路安全在人們的生活中尤為重要。不管是誰對誰錯都應該考慮實際情況來合理協調。在與老人發生沖突之后,公交車司機要么就以敬老為先,不管誰對誰錯都道一聲歉意,要么就靠邊停車解決問題。如果在突發意外面前,人人都不顧他人安全,不聽取群眾意見,不愿意協調解決問題,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辦事兒,那么這樣的半道堵車行為只會讓文明越走越遠。
按照現場市民提供的信息,該路段人行道綠燈與右轉公交車同時綠燈設計不合理來看,其實老人和公交車司機都不存在錯誤之說,只是在溝通上存在問題,在面對突發事件的時候不夠冷靜,不能做到換位思考罷了。其實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這些小摩擦是很常見的,而這次意外之所以驚動了交警不是因為某一方犯下了大錯,而是人們在不斷的摩擦中少了默契和基本的體諒而引發了更大的矛盾。
說到底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其實很奇妙,公交車司機與老人爭執是一時意氣,老人堵車是一時賭氣,如果公交車司機能夠考慮到老人年邁走路慢,體諒老人的難處,寬慰老人的心,虔誠道一句歉意,而老人也試著體諒公交車司機早出晚歸,辛勤工作,產生同理心,那么這場矛盾便會在相互的會意一笑中化解了,而不至于帶給其他人困擾和造成交通紊亂。
文明不是非要在爭執中找出誰對誰錯,而是看人們是不是能夠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問題,以長遠的眼光解決問題,維護和保持良好的社會公共秩序。今天如果老人突然堵車造成了連環撞車等惡性事件,試問還有誰能以善意的眼光看待突發的小摩擦呢?
生活需要美,需要溫暖,文明需要冷靜、需要體諒。當每一個人都愿意以文明為核心來推進城市發展,搭起人與人自己愛心的橋梁時,還有什么矛盾能阻礙社會發展的腳步呢?(梓涵)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0-13徐令義:倡導文明出行要教育先行 普及法規知行合一
- 2014-07-14武平縣公安局啟動交通陋習曝光臺倡導文明出行
- 2014-06-19南平交警免費贈送安全帽 積極引導群眾安全文明出行
- 2014-06-09空姐化身志愿者鼓浪嶼玩“快閃” 倡導文明出行
- 2014-03-24文明出行 讓斑馬線真正成為生命的守護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