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市公共文化服務遍布城鄉
文明風10月13日訊? 張大爺又來到龍巖圖書館還書借書,“去年退休后,我就成了這里的常客,每個月都會借三五本自己感興趣的書閱讀。”他笑著說。
近年來,龍巖市堅持民生優先,持續加大投入,通過實施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鄉鎮綜合文化站和基層文化陣地建設工程、農家書屋工程、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等一大批公共文化服務項目和文化惠民工程,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得到不斷完善,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和水平,豐富和活躍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目前,中心城區已建成龍巖圖書館、市藝術館、閩西文化藝術中心、市工人文化宮、新羅區青少年宮、后田暴動紀念館等21處公共文化設施。未來五年,還將規劃建設青少年活動中心、城市規劃館、龍巖科技館、文化藝術中心等一批重大社會公共文化服務設施。
各縣(市、區)立足地方特色,相繼建成了文博園、演藝中心、客家生態園、客家文化公園、客家博覽園、客家影劇院等一大批標志性重大公共文化設施,創建了57個縣級激情廣場文化活動示范點。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全部實行免費開放,183萬冊藏書進一步滿足廣大群眾的閱讀要求。
全市134個鄉鎮通過新建、改(擴)建成立了具有老年活動室、圖書閱覽室、體育健身室、文化活動室等多功能的綜合文化站。據統計,“十一五”以來,全市送書下鄉50多萬冊、送戲下鄉300多場次、送電影下鄉12萬多場次,“書香八閩”閱讀活動、激情廣場大家唱等文化活動帶給廣大百姓更多實惠。(龍巖市委文明辦供稿)
?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