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65周年,65年來,國家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駛入改革發展的快車道,中國既為我們新一代青年創造了優越的生活環境、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廣闊舞臺,又對我們新一代青年賦予了光榮而艱巨的歷史責任。作為一名炎黃子孫,我們未能經歷過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偉大時代,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青年人,愛國更體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的一言一行中。
愛國先愛家。俗話說:治國先治家。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家庭都照顧不好,何談熱愛祖國奉獻祖國?小家庭的團結、幸福直接影響著國家的和諧、安定。作為小家庭的一份子,我們要熱愛自己的家庭,孝敬長輩,寬容愛人,教育子女,撫養父母老了不給國家添負擔,提升自己能為祖國夢想和目標貢獻綿薄之力,教育子女大了能成為祖國的有用之才,這便是一個普通平凡的中國人愛國最樸實的表現。
愛國先興業。國家發展、民族興旺是青年成長成才、人民生活安定的前提。生逢盛世的當代青年要胸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目標,要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有“頭懸梁錐刺股”的學習精神,要有“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團結意識,立足平凡的崗位為國家建設添磚加瓦。也許我們不能成為叱詫風云的領袖,不能成為馳騁商場的精英,不能成為聲名赫赫的學家,但作為一名普通的基層干部,只要熱愛自己的工作,付出自己的汗水,我們的城市都會因為我們而充實,因為缺少我們而遜色。城市的發展推動國家繁榮昌盛的進程中,就有了我們的一份功勞,這便是一名普通的勞動者愛國最有力的表現。
愛國先親民。青年是引領社會風氣、實踐科學發展觀最活躍的群體,青年更應該具有愛人、敬人、容人、讓人的風范,時時處處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彰顯文明風采。當他人需要幫助時,我們伸出援手;當他人取得成績時,我們為之歡呼。小時候,我們學過孔融讓梨的故事,學過尊老愛幼的美德;長大后,我們也曾在公交車上為他人讓座,也曾為遇到人生災難的陌生同胞捐款捐物,也曾年復一年無間斷的義務獻血……正是這一件件小事,體現的是一個民族的美德,是一個民族的文化的標志,是推動國家繁榮昌盛、社會和諧美好的精神力量。
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們要珍惜青春年華,迸發平凡中的力量,將青春的真情、熱血和活力注入對生活的熱愛中、對事業的奉獻中、對他人和社會的關愛中,將愛國情懷融入日常生活的一點一滴之中。 (董雙)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6-23國寶回歸經歷應為愛國之教
- 2014-06-13愛國應始終作為未成年人教育的基本準則
- 2014-04-09華安一中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愛國教育活動
- 2014-04-04華安煙草局開展“緬懷革命先輩,弘揚愛國精神”道德講堂
- 2014-03-27唐愛國:二OOO年秋天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