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晨報訊(記者 易福進)創新城市治理的“廈門經驗”,引起了央視《新聞聯播》的關注。
昨晚,央視《新聞聯播》用了近兩分鐘的時長,以《福建廈門:創新城市治理百姓參與》為題,介紹了“美麗廈門共同締造”進程中,廈門引導群眾共同參與城市規劃和管理的經驗和成果。
《新聞聯播》以曾厝垵客棧經營者為例,詳細解讀了廈門讓群眾“充分享有城市建設的主導權,使城市發展更好地造福百姓”的城市治理創新經驗。
據悉,在剛剛過去的國慶黃金周,曾厝垵景點共接待了35萬名游客。超負荷的流量,讓這片只有0.33平方公里的小街巷多少有些吃不消,問題也隨之而來。
如,有的客房賣到了每晚一千多元;而從破壞環境來說,有幾大殺手,除了燒烤,還有妨礙安寧的夜晚的酒吧噪音污染。為此,黃金周后,曾厝垵社區馬上召開了由住戶和商家代表共同參加的公共議事會,約束宰客商家,聯手整治不文明現象。事實上,在過去一年多里,曾厝垵通過這個公共議事平臺還協商完成了5條街道、18條小巷的改造升級。
“我們自己生活的地方,不能因為過多的商業而變得不好。所以我們會想參與更多,提出自己的意見。原本是你政府的事,或者是說我百姓的事,現在變成我們共同的事。”曾厝垵客棧經營者馬克向央視記者如此表示。
其實,把社會治理從政府的單向指令變為政府和群眾的雙向互動,曾厝垵的探索,只是廈門創新城市治理的一個縮影。據統計,在廈門像曾厝垵社區這樣的公共議事平臺已經實施了一年多,共收集到基層群眾32000多條有效意見和建議,其中1300多條被納入美麗廈門的城市管理規劃。
《新聞聯播》還介紹,按照群眾的建議,廈門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總體規劃“三規合一”,避免了因規劃主體不同、規劃期限不一而產生矛盾和土地資源浪費等問題。“三規合一”之后,廈門未來將有140平方公里原來計劃用于經濟開發的地塊將全部建成公共綠地。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0-13《新聞聯播》介紹廈門經驗 創新治理重在共同締造
- 2014-10-08戴維浩:不斷創新努力為社會創造價值
- 2014-09-23人文集美:創新舉措整治占道經營亂象 文明再升級
- 2014-09-22范作為:創新服務 開辟別樣的精彩
- 2014-09-15創新裂變讓非遺煥發新生 安溪竹藤編展示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