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平(中)給員工講解電焊注意事項。
東南網10月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朱少文 林雄平)陳建平是一名東山漢子,這輩子與船結下了不解之緣。因為造船,他收獲了愛情;因為修船,夫妻倆先后致殘。然而,他用頑強的毅力走出陰影,用誠信拓展事業,用行動感恩社會,修造出一艘艘“愛心船”。
一
1965年,陳建平出生在東山縣銅陵鎮橋雅街道的一個貧窮家庭。初中畢業后,他到街道當了一名通信員。1985年,陳建平到東山縣國營造船廠當學徒,先后師從鄭清樂、鄭清和兩師傅學習輪機與船體制作技術。很快,聰
明好學的他成為廠里的技術尖子,深受師傅的厚愛,也贏得了師妹鄭舜玲的芳心。1987年,師兄妹喜結連理。
沒想到,好景不長。幾年后,船廠解散了,夫妻倆雙雙下崗。“沒事,有我呢!”陳建平安慰完妻子后,背起工具包到詔安縣梅嶺鎮打工。1990年,詔安漁民田漢文要建造一艘木質漁船,需要安裝輪機的師傅,陳建平聞訊前往攬活。“嘴邊黃黃,行嗎?”面對船老大的疑惑,陳建平說:“給我500元訂金,一個月后看貨,若不滿意全額退還!”他隨即借錢買來配件,在自己的作坊里忙碌起來。交貨時,船老
大試機后贊嘆不已,決定多給他400元。但陳建平謝絕了,說:“只要幫我多宣傳就行了!”從此,他技術好的名聲從縣外傳回東山島,業務也越來越多。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1996年8月31日,陳建平到澳角村修船時,路上不幸遇到車禍,右腳落下殘疾。禍不單行,1999年2月9日,鄭舜玲因一次事故被油鋸卷斷了左手。花了20多萬元,先后做了4次手術,鄭舜玲才有了一只有點感覺的左手。根據醫生的計劃,還需花費20多萬元,分兩期進行5次手術后,她才有恢復左手功能的可能。為了給妻子做手術,陳建平不僅花光了周轉金、荒廢了造船業務,而且,還沒康復的右腳又落下了病根。
一天,鄭舜玲含著熱淚,對陳建平說:“我曾答應你,不求死,好好活。現在,我的手恢復得差不多了,你也必須答應我一件事:不治了,回家,你專心去搞事業!”在妻子的苦苦哀求下,陳建平忍痛將她接回家。回家后,鄭舜玲曾要求到廠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但陳建平怕她觸景傷情,堅決不同意。為照顧好妻子,除非重要應酬,陳建平每天都要趕回家陪妻子吃飯,陪她聊天。他經常對妻子說:“我們一同渡過難關,明天會更好的!”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0-02龍海義工愛心超市正式“營業” 征集愛心物品
- 2014-10-01海滄獻血屋今日正式投用 歡迎廣大市民獻愛心
- 2014-09-30邵武司法局重陽節前夕為老人獻愛心 送去節日祝福
- 2014-09-30連江縣開展“你有微心愿夢圓在社區”黨員愛心活動
- 2014-09-30晉江重陽節和的哥開啟“愛心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