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起鄉親們為何都“聽”老寧的話,他一笑又道出了些許鄉情。“我自小在亭江長大,1974年當兵回來就扎根在亭江鎮了。這些年,無論是做村支書還是專職做征遷工作,都與鄉親們在一起。他們最需要的,就是我們必須去解決的,這一來二去,大家自然都培養出了親情。”
今年四月,亭江“4.9”故意傷害案件發生后,小鎮里輿論四起,市容協管員也不敢上崗工作。老寧向鎮黨委書記申請,組織一個小隊,“越是情況復雜,越需要有人維持秩序”。此后的半個多月,老寧每天清晨五點多起床,六點準時到集市。他微笑著與每一個來買菜的鄉親打招呼,告訴沒有擺好位置的小攤販遵守規矩。“不能因為發生案件,就把政府和百姓的關系隔離開,我有義務做這個修復雙方關系的橋梁。”老寧說道。
真誠、信任,最能打動人。2013年年底,閩安松門片棚戶區改造項目啟動,老寧的工作室被搬到了村里。這個片區的征遷被工作人員笑稱為一次“沒有‘硝煙’的征遷”,但看似平靜的征遷工作背后浸透的是工作人員的汗水,其中就包括老寧。
征遷時限只有一個月,緊張的不僅有工作人員,還有鄉親們。一開始,最讓他們頭疼的是,因為世代居住于此,許多鄉親的房契都找不到了,沒有這份重要證件,就不能辦理接下來的手續。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因為祖屋糾紛,火急火燎地跑來咨詢老寧,老寧思來想去,自己開車去了趟福州市檔案館找這份歷經63年的房契檔案。順帶還幫其他的鄉親們查詢了這些祖屋房契檔案。“寧師傅在工作中非常細膩,他會設身處地的替當事人想到許多復雜的問題,這就是他受到鄉親們喜愛的原因。”亭江鎮便民服務中心工作人王秀芳說道。
老屋糾紛是老寧那一個月里調解最多的事。在這個老村落里,有一所大房子,曾有17口人居住在此并共同一個大廳,因為年久失修,住戶林先生曾花費1800元修繕了大廳。得知要征遷,林先生召集了住戶,表示要大家一同來補償當年裝修花費。因為沒錢,林先生的親戚老林支吾了很久,征遷工作因此停滯。工作組找到老寧出馬調解,老寧看到老林緊巴的口袋,當場自掏腰包先替老林繳了費用,老林既不好意思又感激:“一禮拜后我一定親自登門還錢。”老寧擺擺手,隨即趁熱打鐵讓鄉親們把征遷協議都簽了。往后的一個月,見到老寧的同事們總是善意地提起幫老林代繳的那筆錢,可他總是滿不在乎,“鄉里鄉親互相之間要有信任,哪兒能計較那么多事?”一個月后,老林拽著連日打工賺來的幾百塊錢登門道謝了。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8-05蘇揚:以己之力助人之需
- 2014-04-15患癌少年列遺愿清單募善款助人 角馬渡河遷徙
- 2014-04-15英患癌少年列遺愿清單募善款助人
- 2014-04-08耄耋黨員樂助人 義務保潔二十載
- 2014-03-12英女愛情大師助人尋愛年入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