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丈夫是個很本份的人,別人的東西從不亂拿;他手腳雖然慢,但還是很勤快的,家務活,田里的農活都干,家里種了9畝地,農閑時也會下地種菜;他也會有牛皮氣,不順他的意,你要哄他,要讓他牛皮氣消掉,不然他會不聽你的……”說到丈夫,雷玉蘭的話語里透出了她對丈夫的肯定和包容以及農村夫妻樸實的恩愛情感:“我們也有鬧意見,但都需要對方,過日子本來就這樣子!”
雷玉蘭口才好,腦子好,婚后便成了家庭里的主心骨,成了丁子才與村民及外界溝通交流的“橋梁”。整個家庭事務都由她“計劃”“指揮”和“指導”。每個季度要進城領取一次低保金,雷玉蘭都陪著丈夫去;進城采買點東西,或是外出賣個菜和西瓜等,與客戶談買賣、稱重量及計算價格等事務,也都得由雷玉蘭來完成。
雖然,雷玉蘭腿腳不能行動,但她并沒有因此而推卸做妻子的責任。她用手撐著倆塊專用竹板當腳,每天清晨早起燒水、做飯、洗衣。為了省電省錢,她堅持用老灶大鍋燒柴的“傳統”煮法,即用水將米煮成半熟,撈出干飯放到蒸桶里蒸,鍋里稀的便煮成稀飯。這樣煮法,程序多,很耗時,一次早飯下來就要花去倆個多小時。為此,每天天沒亮,雷玉蘭就起床爬行到廚房,為要下田干活的丈夫準備早飯。就是在這樣艱難的條件下,雷玉蘭37年如一日地陪著丈夫,對他不離不棄,還為他生了一個胖小子。
雷玉蘭不僅勤勞,對人也熱情周到,深受街坊鄰居的喜歡。她丈夫不能說話,脾氣還有點“牛”,做事獨來獨往,一年到頭幾乎沒有客人會到家里坐。娶了雷玉蘭后,家里才熱鬧起來。閑時,鄰居們都會到她家門口坐著拉呱聊天;忙時,鄰居們也會抽空幫著她。低保評審會上,大家一致同意把名額給雷玉蘭夫婦。
“沒有政府對我們的關心,沒有領導幫助籌錢和發動群眾幫忙蓋房子,我們還要住在山邊到處都潮濕的危房里。現在我們吃著低保,村里的干部逢年過節都會來看我們,送些過年過節的東西,我們很感激。”雷玉蘭還是位記情的人:“我們的鄰居很好,給我家照顧很多,蓋房子的時候,挖墻基,挑砂子,做了很多事;平日里幫的忙更多了,幫我家打掃衛生,洗衣服,搬東西,收谷子。鄰居們對我們夫妻的幫助,只有下輩子還了。”
雷玉蘭,就是這樣一個身殘志堅、吃苦耐勞的好妻子,用真情維系一個家,用真情撐起一片天。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0-07山東孝子拉板車載母親逛景區 欲辭職照顧母親
- 2014-09-29丈夫患白血病妻子剃光頭進無菌艙照顧 感動萬千網友
- 2014-09-24用愛和行動詮釋孝順:好兒媳照顧中風公婆23年
- 2014-09-2271歲老人照顧九旬岳父母幾十年 孝心孝行演繹無限溫情
- 2014-09-05林英紅:15年堅守完成照顧重病老同志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