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矮的土坯房,一貧如洗的農家,鄉(xiāng)間小路上,走來一個背書包的瘦弱男孩。放學回到家,年幼的兒子為母親端茶遞水,洗衣做飯,搓腳捶背……儼然一個小大人。2014年9月4日,湖北紅安,大別山深處,6歲的徐奧和媽媽相依為命,在原本應該撒嬌的年齡,用稚嫩的肩膀,承擔起照顧重病母親的責任。(9月5日騰訊網)
看到這樣的一條新聞,我們都不禁要為懂事的小徐奧所感動。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但是當我們看到是一個才6歲的孩子竟然要承擔起守家侍母的重任時,我不由的很多和小徐奧同年齡的小孩,但卻還要父母喂飯和穿衣,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筆者居住的小區(qū)鄰近一所幼兒園,每到上學的時候,都能看到不少5,6歲的孩子還被自己的爺爺奶奶抱著來上學。雖然小徐奧的處境和他們是大相徑庭,但是我們更能體會到小徐奧這樣的年齡去守家侍母是多么的不容易。
小徐奧守家侍母的事跡讓我們反思當前的家庭教育觀念。由于大部分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的緣故,我們父母以及家里的長輩都對孩子愛護有加,真的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手里怕化了”,總以為孩子還小,什么事情也不讓他們干,造成當今許多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奇差。甚至有的孩子因為小時候養(yǎng)成的習慣,即使到了大學還不會洗衣服,要把衣服郵寄回家里讓母親洗。這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出在家長的溺愛上。一張徐奧洗晾衣服的照片-----徐奧的身高夠不著,就只能踩著小板凳晾衣服更讓我們唏噓不已。應該說,小徐奧是當前許多家長和孩子的一面鏡子,雖然小徐奧由于家庭方面的原因,很多行為不能相提并論。但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顯然是可以做到的,為什么我們的家長不放手讓他們去做呢?要知道,孩子并非我們想象中的那樣脆弱。
其次,要反思的還有我們的救助部門,從某個角度講,讓一個6歲的孩子長期守家侍母的行為也反映出了我們當?shù)叵嚓P部門的不作為。徐奧現(xiàn)在居住的地方,是花4000元買的一戶人家的牛棚。直到今年7月,當小徐奧故事被當?shù)刂驹刚甙l(fā)掘出來后,大家紛紛通過各種方式關愛救助這對特殊的母子后,才讓這對母子的境遇有所改善。 在這里,我們不禁要問,我們的救助部門去哪里了?對于這么一對母子,我們當?shù)氐南嚓P部門顯然沒有盡到全力幫助他們解決困難。類似這種母親身患重病,生活不能自理,而孩子年幼,連自己照顧自己的能力都沒有的特殊家庭,我們的相關部門更應該在救助政策上有所傾斜,把黨和政府的溫暖更多的送到他們的那里。
一個6歲的孩子守家侍母的行為固然值得感動,但同時也令我們感到心酸,相信在全社會的共同關愛下,她們母子的境遇能夠有很大改善。(熊上斐)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9-1617歲男孩地鐵里清理陌生人嘔吐物 感動網友(圖)
- 2014-08-20感動!跨越種類的動物友誼
- 2014-07-17“半空電話”里的感動和啟示
- 2014-06-19“誰能伸援手幫幫小子涵”續(xù):愛心市民感動榕城
- 2014-06-18李育森:拐杖老師用“堅韌”“堅守”感動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