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剛過,海南省博鰲市海濱沙灘垃圾遍地的報道就被刊發到了網上,湛藍的海水映襯著遍地的垃圾:空瓶子、塑料袋、食品包裝紙、食物殘渣……,不僅污染了美麗的沙灘,也破壞了游客的心情,更給當地居民帶了不便和困擾。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在欣賞明月的同時,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有所為有所不為呢?
中秋節是普天同慶的團圓佳節。自古至今,無數文人學者觀月賦詩,從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到孟浩然的“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從李白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到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如今,我們賞月的方式越來越多樣化,有的人愛好登高望遠,在高山上賞月;有的人喜歡波光粼粼,在水邊賞月;有的人追求與眾不同,乘坐飛機高空賞月……無論通過什么方式賞月,都寄托了人們團圓美滿、幸福長久的美好愿望。
月圓圓,人團圓;人團圓,話長遠。一方面,中秋節為人們帶來了視覺享受和感情歸宿;另一方面,中秋節也為一些景區帶來了垃圾的煩惱。這種煩惱不僅體現在中秋節,更體現在無數個傳統佳節之后;既反映了不少景區環境承載能力十分有限,也說明了游客整體素質亟待提高。
共享節日盛宴,也須注重文明素質。遍地垃圾,不僅為清潔阿姨們帶來了巨大的清掃壓力,為后來的游客帶來了不便,也為生態環境帶來了惡劣的影響。如果游客素質跟不上,即使節日活動再豐富多彩,也不能掩蓋繁華下的臟亂差現象;即使傳統文化再弘揚光大,也跟不上中國社會與時俱進的文明步伐。
提升文明素質,要從個人入手。個人的文明素質提升了,國家的文明進步才更有希望。文明是潛移默化的,只有將文明的細節浸潤在社會的方方面面,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懂得什么是文明,怎樣維護文明,文明的精神才能長久牢記在人們心中;文明是可以傳遞的,一個人文明素質的提升能帶動一個家庭文明素質的提升,一個家庭文明素質的提升能帶動一個社區文明素質的提升;文明是造福你我的,文明程度提高了,環境會更加清潔美麗,人際關系會更加和諧有序。
如今,全社會大力弘揚“我們的節日”系列傳統文化活動,從春節到端午,從中秋到重陽,節日氛圍更加濃厚,傳統文化更能傳承。在慶祝傳統節日的同時,我們更應當注重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所為,可以盡情舒展心中的美好愿景;有所不為,必須牢記文明道德,做高素質的中國人。(唐旭穎)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8-20福建多項舉措貫徹落實提升出境旅游文明素質方案
- 2014-07-22各地出臺多種措施 不斷提升公民出境旅游文明素質
- 2014-07-15"君子之德如風":繼承優秀傳統與提升文明素質
- 2014-04-22廈門市舉行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質網上座談會
- 2013-07-31我省召開提升公民出境旅游文明素質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