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學學生反對自主保潔事件仍在發酵。9月6日,南昌大學校長周創兵稱推行自主保潔初衷是為了讓大學生通過勞動懂得艱辛、分享成果、學會協作,更重要的是增強勞動觀念,錘煉意志等等。同時傳承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讓學生在人格方面變得更加健全,素質修養更完善?!?0年以后出生的孩子,在勞動方面普遍比較薄弱,絕大部分是獨生子女,所以我覺通過勞動來歷練孩子,可以普及中華民族很多品德?!睂W生卻很不捧場(9月8日《南方都市報》報道)
掃廁所確是一件很難堪,很不潮的事兒,但當大學生們,真正彎下腰去,把廁所打掃得干干凈凈,掃廁所成了職業精神,勞動精神的教材,大學生的敬業意識、珍惜意識、奉獻意識等綜合素養,真的能得到巨大提升。
現在的大學生多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生存能力,勞動意識很弱。眼高手低,實踐能力非常弱。所以,當他們把掃廁所,當作自我職業能力的歷練手段和機會,想方設法,絞盡腦汁,用盡智力和能力,把廁所掃出水準和水平,高傲浮躁,高高在上,高人一等的青春傲氣,得到了洗滌,就能變得平和寧靜,恬淡從容,獨立卓越,這種孩子走上社會,就容易被社會接納,更接近成功。
任何事情都有正、反效應,正因為掃廁所的活兒,太有挑戰性,很殘忍、太殘酷,我們做出了精彩,卻能夠成為砥礪人格、磨礪心態的“特殊的磨刀石”,得到的精神營養、人格營養,遠比課堂上讀很多書,更有收獲。所謂的“學會掃廁所,勝讀十年書”,絕非夸張。
有例為證,日本前任郵政大臣野田圣子,時年37歲,是內閣最年輕的成員,也是唯一的女性。誰能想到,野田圣子剛參加工作時曾在帝國酒店當“白領”。職業培訓期間負責清潔廁所,要求每天把馬桶擦得光亮如新。圣子從來沒有干過這種臟活,一伸手下去就惡心得幾乎想嘔吐。但是有一天,一位與她一起干活的前輩擦完馬桶后,居然盛了滿滿一杯廁所水一飲而盡,意在向她證明,他清潔過的馬桶干凈得連里面的水都能喝。這件事對圣子教育極深,她意識到沒有極端認真的態度,就沒有資格肩負起任何社會責任。于是她下定決心:“就算是一輩子刷廁所,也要當一個刷廁所的最出色的人?!痹诮Y束培訓的最后一天,她擦完馬桶后照樣盛了一杯廁所水喝下。這一杯水,成為她日后走向成功的精神力量的源泉。如果這種事情發生在我們這里,恐怕很多大學生,早就忍受不了,高喊跳槽了。現在,因為一個自主保潔,大學生就和學校唇槍舌戰,拒絕接受,學校管理不夠民主,住宿費賬目沒公開等是一個原因,自身的惰性太多、不愿承擔、不愿放下身段等,思想保守和嬌氣,也是一個重要主因,兩相對比,不正是差距所在嗎?
當下的就業態勢也證明了這一點,技工技術行業無人問津,管理人才人滿為患,更多學生對職業能力、敬業精神、人生責任感,使命意識,缺乏發自內心的反思和提升,更缺乏危機感和憂患意識,他們總是認為只要自己具備了較高的知識能力,就能夠在未來職場有所斬獲,而忽略了職業發展的另外一層內涵:道德人格、精神效應?!@種平和而踏實的心態,恰恰是當下孩子們最缺乏的精神內核。
也許學校的自主保潔制度,還存在一些不足,但是,更多大學生只要發自內心的想一下自己的就業軟肋、人格不足、敬業精神、職業精神的匱乏,就應該有愿掃廁所的青春信心和膽略,有挑戰自我的海闊氣量。
有人調侃說,“大學四年提高了掃廁所的技巧,成了第二個時傳祥”。我要說,你真的具有了時傳祥一樣的高尚而平凡的職業精神、敬業精神,你肯定能達到時傳祥的事業高度和職業成功,成為令人敬仰的勞動模范!只怕自己達不到這種“三平精神”:“平凡之中的偉大追求,平靜之中的滿腔熱血,平常之中的極強烈責任感”。(黃河風)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8-05蘇曉暉:誠以敬業 以誠育人
- 2014-06-23圖說“愛崗敬業” 心繪“美麗人生”
- 2014-06-10“好司機”在暈倒前將車停穩 彰顯敬業精神
- 2014-06-04莆田市道德講堂“愛崗敬業 守護平安”開講
- 2014-05-04用敬業書寫人生精彩 最美消防員傳遞青春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