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
2012年起,三明開展新一輪創城活動,從滿足群眾需要、解決群眾困難抓起,緊扣發展、突出民生、注重創新、匯聚合力。
8月29日,家住下洋的黃先生帶著相關證件來到三明市東新六路體育館梅列區助力車登記掛牌點,辦理掛牌服務。經30分鐘的辦理,工作人員告知他,15個工作日后便可領到助力車臨時牌照了。
此前,電動車、助力車駕駛人常有在紅綠燈路口闖紅燈、在機動車道上飆車、在非機動車道內逆向行駛等交通違法現象,加劇了道路行車秩序的混亂,給道路交通安全帶來極大隱患。
為徹底改變這一現狀,三明從8月15日起,對超標電動車、助力車開始掛牌,并呼吁市民注意安全出行。
為能保障群眾出行順心,三明還專門設立30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發展公交事業,抓好市區14處停車場和2561個停車位建設,加強交通違法違規行為查處。截至目前,三明共開展涉酒駕駛、摩托車和非機動車違法行為、告別不文明交通行為等專項整治統一行動103次,糾正行人不文明交通行為3530起,查糾摩托車、非機動車顯見性違法行為4281起,機動車違法停放29198起。
除了在保障群眾出行順心上下功夫,三明還在保障群眾吃得放心、保障群眾生活舒心上不斷努力。
“雜事”辦好了,民生“大事”更不可忽略。三明在全國率先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充保險,實現全市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全覆蓋,實現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一體化和新農合全市統籌,加快市福利中心(三期)、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部分縣社會養老機構等項目建設,落實救助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并健全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和應急處置機制,落實依法處理信訪事項“路線圖”……
所有的“大事”,歸根結底,都是為了人民。圍繞就業創業、增加居民收入方面,三明持續開展“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等就業服務,實施“YBC”青年創業計劃,加強創業小額貸款扶持。近兩年來,三明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0.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1%以下,市區城鄉居民收入年均增長率分別為11.1%、13.5%,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另外,還統籌推進造林綠化、水土保持、節能減排等工作,強化污染防治和飲用水源保護,沙溪市區段水質達標率達100%,市區空氣質量達到或優于國家二級標準。
在不斷踐行文明創新的進程中,百萬三明市民身體力行,正一起努力,將文明繼續傳承下去。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2-27五講四美三熱愛
- 2013-08-20微博也要“五講四美” 大V更要講真話